首页  >  党建要闻  >  正文

傈僳族:冲破大山千年阻隔

2020-10-13 11:41:15  来源:云岭先锋

泸水市维拉坝珠海社区 郝亚鑫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州、迪庆州维西县等地。傈僳族历史悠久,16世纪后从外地迁入怒江、澜沧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中,在此繁衍生息。因世代生存于大山中,傈僳族群众几乎与现代文明脱节,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傈僳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贫困问题依然严重。近年来,特别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傈僳族终于冲破了大山的阻隔,实现了从“千脚房”到安居房、从“鸟路鼠道”到“四通八达”、从刻木记事到4G信号全覆盖的转变。勤劳勇敢的傈僳族群众正摆脱贫困,迎来崭新生活。

生存之变:住新房乐安居

怒江州生活着近29.6万傈僳族群众,新中国成立以前,傈僳族聚居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收入微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傈僳族聚居区实行“团结、生产、进步”方针,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

由于傈僳族群众生活在山高坡陡、地质灾害频发、交通不便的地区,生存条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住房问题成为一道多年难以逾越的坎。

“用木柱支撑的篱笆当墙、以木板为顶的‘千脚房’就是傈僳族群众的传统房屋。屋上住人,屋下养牲口,夏天室内漏雨,冬天寒冷透骨。”傈僳族干部、泸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桑娜妞说。

搬进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的麻花妞,老家位于大兴地镇团结村委会双米王培村民小组,老房子处在地质灾害易发点上,每逢雨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发生山体滑坡。2014年10月的一天,连日大雨,山体滑坡将10多亩玉米地全部掩埋。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政府组织村民连夜撤离,已经有7个月身孕的麻花妞,冒着大雨,避让着山上掉下的碎石,脚踩着泥泞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下一点一点地挪。她边挪边哭,对生活充满绝望。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大山上,连一块平整的地基都难找,怎么敢想住新楼房。”麻花妞告诉记者,所幸的是2018年底,她们一家在当地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下,成为维拉坝珠海社区第一批入住的搬迁户。在安置点的统一安排下,麻花妞在物业公司有了正式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务工。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易地扶贫搬迁,让傈僳族群众摆脱了大山的束缚。”据桑娜妞介绍,维拉坝珠海社区既是怒江州“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缩影,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如今,安置点安置了52个村委会109个村民小组的741户2298人,傈僳族群众搬进了设施功能齐全、宽敞漂亮的民居,让曾经祖祖辈辈困在大山中的傈僳族群众,千百年来的安居梦变成现实。从此,生产生活也发生重大改变。

交通之变:打开山门迈向未来

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人口有9万多人,当地仍存在“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基础条件最差”的状况,是国家“三区三州”重点扶贫开发区。

全国人大代表、傈僳族姑娘李金莲出生在维西县攀天阁乡新乐村,那是一个山川阻隔、交通闭塞的地方。2016年大学毕业后,李金莲毅然决定回乡建设家乡,背着行囊,她辗转千里回到老家的村委会工作。2018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新乐村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开始破土动工。

“这不仅是一条硬化路,更是傈僳族群众通往外界的一条‘心路’。”李金莲说,2019年的春节,是她记忆里全村最热闹、最开心的一个春节。春节前,村里的路通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流联系也逐渐多了起来。曾经不会说汉话,看到外来人就躲起来的傈僳族老人,如今也会用手机跟人视频聊天了。

随着村组公路的修通,在维西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支持下,维西县建立1.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与165家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有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产业全覆盖。路,成了山货出山的重要支撑,也成了当地傈僳族群众新的希望。

谈起路,在怒江州泸水市从事交通宣传工作20余年的傈僳族群众新跃华感触良多。1985年时,他所在的鲁奎地村念多村民小组只有他一个高中生,到县城鲁掌镇求学,40多公里的山路要走一整天。1988年他考上大学,到昆明云南民族学院(今云南民族大学)有600多公里路程,要坐三天两夜的车。“每一次放假回家,都是一次体力、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刻骨铭心。”新跃华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新跃华关于路的记忆都将成为历史。2017年5月23日,云南通过了经过优化细化的《怒江美丽公路规划设计方案》,把怒江美丽公路(国道G219丙中洛至六库)建成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高品质工程。2019年12月30日,怒江美丽公路建成通车,成为连接泸水、福贡、贡山3个县(市)的南北大通道。紧接着在今年6月1日,怒江美丽公路南延线项目建成通车。

数据显示,目前怒江州全州公路里程超过5800公里,所有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100%通邮政。人背马驮、溜索渡江已成为历史。

思想之变:新观念带来新生活

“过去,傈僳族群众只相信火,认为火不烧山,土地便不肥沃。”怒江州傈僳族研究会会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熊泰河说。近年来,在党的引领下,傈僳族传承了近千年的传统劳作模式已经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傈僳族村寨落地生根。

熊泰河的老家位于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傈僳族聚居村,山高林密,野生鸟类种类丰富。依托当地的气候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三河村采取“合作社+扶贫车间+基地+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15个观鸟点、生态鸟塘、120个观鸟机位,还建设三河村百鸟谷扶贫车间,建立起怒江首批喂鸟、观鸟、摄鸟基地,带动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以前,村民为建房和烧柴要上山砍树,看见鸟,还会用弹弓打下来。”三河村委会主任唐才文说,如今,村民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山、树、林成为傈僳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2019年以来,依靠“观鸟经济”,三河村接待国内外游客4360人次,增收30万余元,农户年均增收1万余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协同共进的生态发展之路。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迪庆州白马雪山一带,20世纪80年代前后,为获取收益,维西县内的打猎和伐木等行为,给滇金丝猴栖息地造成了破坏,滇金丝猴的生存面临极大挑战。

为了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1983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成立。近年来,保护区与有关方面合作,探索“社区共管”,保护的同时,着力解决周边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政策,让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小组63岁的傈僳族村民余小德感受颇深。

迪庆州自实施生态扶贫以来,在生态护林员指标安排上给予政策倾斜,以护林员身份上岗的余小德就成了滇金丝猴的“保姆”,守护山林,让他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

在当地护林员的协助下,滇金丝猴数量逐年增加。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村民担任护林员,发展林下种植等产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维西县生态护林员队伍已经发展到10059名。“巡山、宣讲、劝解,森林火灾、盗伐盗猎少了,生态好了,生活也逐渐变好了。”余小德说,“绿水青山”得益于生态管护力度的加强,好生态换来了群众的好生活。

记者 郝亚鑫 通讯员 蔡茂森 黄 微

责任编辑:谭宗慧

46
相关热词搜索: 傈僳族冲破千年阻隔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