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刘宇  >  正文

花束·婚礼·“扫地僧”

2020-12-21 10:36:26  来源:云岭先锋

(建议在WIFI下观看)

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桃孔村地处哀牢山深处红河谷流域。过去,这里的群众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一次酒宴要摆七八天,不但主家杀猪宰羊,亲朋好友也要宰牛宰猪相送,典型的“一家办事全村受累”。2016年以来,该村党支部的党员们在移风易俗中积极带头,从自身做起,争当大山里的“文明先锋”,扭转了当地的不良风俗。

花束献逝者

桃孔村长田村民小组地处边远,过去,群众增收路子窄,生活普遍不富裕,村里老人失去劳动力后孩子不赡养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老人去世后,却家家户户大操大办,攀比成风。

马光雄是长田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他家有6个兄弟姐妹。几年前,家里老人失去劳动力后,他召集兄弟姊妹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量老人赡养问题,在家庭会上,6个兄弟姊妹都争着接老人到自家住。最后,依照老人意愿,由最小的弟弟把老人接到家里去,其余5人每年出粮食给予帮助。老人生了病,6人便一起凑钱送老人到县城、昆明的大医院治疗。

2016年年底,马光雄的老父亲去世,恰巧移风易俗政策也宣传到了村里。马光雄决定从自身做起,带头丧事简办。他把想法告诉兄弟姊妹时,招来了大家一致反对。大家认为,村里家家都先大办4天8顿酒,再“择日子”出殡,如果日子不合适,就要继续办酒。办酒要杀猪宰羊宰牛宴请村民,还要请乐队进村“乱喜丧”。自己家有6个兄弟姊妹,要是简办老人的丧事,会让村里人戳脊梁骨说“白养了6个子女”。马光雄一边忍受着巨大悲痛,一边做大家的工作:“老人在世时,我们已经尽心尽力赡养,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现在去世了,没必要大操大办、劳民伤财。而且,我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现在正是倡导移风易俗的时候,我要是带头大操大办,是违反党纪和政策的。”

最后,兄弟姊妹们决定支持马光雄。当天下午,马家就将老父亲的遗体送到县城殡仪馆火化,火化后送到了村里刚建成的公墓。大家在墓前献上了一束马光雄买回来的菊花。回家后,马家又请帮忙的村民和亲朋好友吃了两桌饭表示感谢。老父亲的丧事就这样“静悄悄”地办完了。

从那以后,早就受够了大操大办之苦的长田村民小组群众们纷纷效仿,厚养薄葬蔚然成风。一场丧葬的花费从过去的户均5万元降低到了五六千元,群众负担大大减轻。

婚礼新风尚

过去,在桃孔村,白事大操大办,喜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群众办喜事要提前大半年就酿酒、腌腊肉、存干果进行准备。办事时,头两天是杀猪、宰羊、宰牛等“备客”日,中间是4天大宴宾朋的“正日子”,最后再来两天“扫除”。一场婚礼办下来,要花费六七万元甚至近十万元。在桃孔村这样边远的农村,一场婚礼足能让一个家庭耗尽积蓄。在婚礼中,村民和亲朋不但要来帮工,关系好的亲朋还要送上大米、出牲畜、出酒水、甚至是一头牛。典型的“一家办事,全村受累。”多年来,桃孔村也积极通过各种办法刹歪风,但收效甚微。

2018年,上新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冯丽琼的儿子结婚。她主动找到党总支,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带头简办儿子的婚礼,为村民树立一个榜样。

办事前,冯丽琼在村里只请了9个帮忙的“小弟兄”。村民开玩笑地问:“八九个人忙得过来吗?这点人可只够招呼四五桌人的。”到了办事时,冯丽琼宣布,自家只办一天半客。第二天接新娘只办一餐宴席,宴席结束婚礼结束。不接受亲朋好友送来的猪鸡羊牛和酒水以及大额红包。

△上新村婚宴新风尚倡导者冯丽琼

这在当地是个新鲜事儿。一些没被邀请的邻村村民也闻讯前来,想看看这个简单的婚礼怎么办。村党总支书记马光会将村里通知开会的大喇叭搬到冯丽琼家,一边帮她安排料理婚宴事宜,一边向村民们宣传简办婚礼的倡议。冯家的这场婚礼办下来,加上彩礼钱只花了2万元。而此前,冯丽琼的妹妹在村里结婚时,花费了6万元钱,使用了300多斤白酒……看到新风尚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在红事简办倡议上签了字。事后,桃孔村还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将喜事办一天半的“新风尚”规定了下来,成为村民们共同遵守的基本文明风尚。

村里的“扫地僧”

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还反映在村容村貌上。

记者在桃孔村采访时,正好在村委会驻地河坎小组遇到小组党支部书记马光富拿着一把大扫把清扫村道上的落叶。老马笑着说,自己已经成了村里的“专职清洁工”。据说,几年前这条干干净净的水泥路还是另外一番景象:路上四处是牛马粪便,路边有不少群众搭建的临时猪舍、羊圈,粪水流得到处是,蚊虫肆虐、臭气熏天。

2016年年底,随着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地,村里开始整治村容村貌。临建和违建都拆除了,但一个老问题依旧存在。村民们连自家卫生都很少收拾,更别说打扫村里道路的卫生了。马光富依靠桃孔村实施的党员积分制度,首先将党员们动员起来,整治各自家里的卫生面貌,同时让大家分头到群众家一家家讲政策,一户户做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村民家里的环境卫生不断改善,但村里的道路依旧没人打扫。

马光富主动当起了“专职清洁工”。每天一清早出工前,他就扛上大扫把,把村里道路扫一遍。傍晚收工回家,他又雷打不动地再把道路扫一遍。村里有一户老人家,家里乱糟糟,过去一个月也不扫一次卫生。即便偶尔清理一次,就将垃圾一股脑儿倒在门口的路面上。党员们做了很多工作,老人就是不听。马光富看到后,每天扫完道路后就去老人家打扫庭院卫生。过了两个多月,老人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马书记,你不要再来我家扫地了,我保证每天扫地收拾,垃圾也保证倒在回收站。”

△马光富当起了村里的“专职清洁工”

那段日子,由于天气热,马光富剃了一个光头,村里的小孩们看到他每天光着脑袋在路上扫地,便给他取了个外号:扫地僧。老马则乐呵呵地说:我还是村里的头一个“扫地僧”呢。从此以后,桃孔村的村容村貌一天比一天美了。

云岭先锋全媒体策划

记者 刘宇 文/图 通讯员 赵雪蓉 视频制作 罗帅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花束婚礼扫地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