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大围山里的“中国角怪”

2021-10-20 09:06:15  来源:云岭先锋

(建议在WIFI下观看)

“多样地球 多彩云南”COP15融合报道之⑰

你见过蝌蚪要生长近3年才能变态的“蛙”吗?

悄悄告诉你,屏边大围山有,但是这种长相奇特的动物不是“蛙”,它的学名叫“密棘髭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围山特有物种。

今天,我们走进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将镜头缩小、再缩小,对准一条长度50米不到的小溪,探寻这种神秘的丛林生物。

新物种面世

相比金丝猴、绿孔雀这样长相漂亮的生物,密棘髭蟾的外形多少有些一言难尽:青蛙的样子,却长了满嘴的刺,身上还带有黑色的斑纹。

最让当地村民觉得难以接受的,是它低沉却有穿透力的叫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起来让人头皮发麻。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完善着大围山的生物链。

由于数量极少,15年前,密棘髭蟾才被偶然发现。

△密棘髭蟾(资料图)

大围山位于红河主干和南溪河支流的交汇处(两河交汇点是云南省境内的最低海拔点),垂直落差近2300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水利条件,大围山地区在第四纪冰川袭击中逃过一劫,成为很多古老热带植物的避难所,也造就了其成为我国两栖爬行类动物最富集的地方。

动植物资源如此丰富,大围山也成了动植物研究专家和学者们最喜欢的地方。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饶定齐就曾无数次来到这里,深入丛林深处开展研究。

△大围山优越的生态环境可谓爬行类动物的天堂

按说在大围山,新物种的发现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15年前的一天,当饶定齐在屏边县大围山水围城片区做野外考察意外发现这种长相独特的“蛙”时,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身形约半个手掌大小,嘴边长满了黑色的刺。”作为研究“两爬类”动物的专家,饶定齐一眼就看出这种外形奇特的“蛙”并非常见物种,他隐约意识到:一种新物种即将面世。

果不其然,经过仔细分析比对,这种外形独特的“蛙”就是“髭蟾属”的一种,在此之前,其它地方还从未有过发现。

△密棘髭蟾嘴边刺的密度要比其它同属动物高出不少(资料图)

“从外形上看,髭蟾属动物最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嘴边的刺。目前发现的几种髭蟾属动物嘴上都有刺,但是各有其特点。”饶定齐的判断来源于这种“髭蟾”的奇特外貌,雄性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1至10多枚数目不等的黑色大角质刺,这也是其被称为“中国角怪”的由来,但这次发现的髭蟾嘴边刺的密度要比其它同属动物高出不少。

不久后,经过仔细研究和论证,饶定齐关于这一新物种的论文在相关学术杂志发表,并得到业界认可。在论文中,他根据外貌特征将其命名为“密棘髭蟾”。

自此,物种丰富的大围山再添“新种”。

小蝌蚪找妈妈要找近3年

大围山很大,站在高处,仍一眼望不见尽头。保护区地跨河口、屏边、个旧、蒙自4个县市,占地43992.6公顷,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这样的生态环境,可谓爬行类动物的天堂,但让人意外的是,在范围如此之广的热带雨林中,适合密棘髭蟾生长生活的环境却只有“巴掌大小”,位于屏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围城景区。

水围城,顾名思义,山抱水,水绕山,一个天然的小湖成为了景区的核心景观。湖泊上方,一条小溪顺着大围山顺流而下,在靠近湖泊的低平处逐渐放缓。密棘髭蟾就生活在这条狭窄的水沟及旁边的草丛之中。

△密棘髭蟾生活在水围城景区的山溪和草丛之中

密棘髭蟾喜欢在山溪内抱对、产卵,卵群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在水中飘荡,水围城的这条小溪,为密棘髭蟾生长发育提供了天然环境。每年10月份,密棘髭蟾开始产卵,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不喜欢长期在水中生活的成年密棘髭蟾跳出小溪,蹿入一旁的丛林之中,不见踪影。

灰褐色的蝌蚪则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根据研究,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形发育为幼蟾。由于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很低。2016年,大围山管护局开展野外调查后发现,密棘髭蟾的数量仅为80只左右。

超长的发育时间意味着,历经艰难侥幸存活下来的小蝌蚪要想找到妈妈,必须要等到约3年之后。这期间,它们将面临各种不同的危险。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密棘髭蟾有着近3年的“超长”蝌蚪期

早年间,水围城这条小溪和旁边的植被都还属于原生状态,2001年,大围山被认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围城之后也被适当开发,成为了著名景点。为完善景区环境,这条小溪被重新用水泥和石块砌了起来,形成了“三面光”的状态。

在此发现了密棘髭蟾后,饶定齐认为,这种“三面光”的“改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密棘髭蟾的生长环境。比如,水流速度快,蝌蚪和卵群不易停留和附着,会被冲走,即便被冲至小溪下方的湖中也难以成活,何况湖中有鱼虎视眈眈,自然不会放过这些生物链底端的“食物”。而等到了旱季,光滑的水沟不蓄水,缺水将让小蝌蚪们遭受灭顶之灾。

“大型动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数量变化往往不会太大,但是髭蟾属的动物不一样。”饶定齐说,气候好的年份,髭蟾数量会比较多,一旦气候环境突然变化,数量就会急速下降,而这也让他充满担忧。

“微雕”保护

饶定齐的担忧很快就被证实了。2010年左右,云南连续干旱。这条狭长的小溪里,水量也日渐减弱,本就不多的蝌蚪数量愈发减少。

保护势在必行。

经过仔细调查调研,饶定齐和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屏边管护分局研究制定了新的保护措施,重新改良密棘髭蟾的生长环境。和其他大型动物的保护措施相比,这个保护过程就如同“微雕”般精致。

△雌性密棘髭蟾(资料图,何永明摄)

首先,给原本被拉直的水沟增加几个弯道,这样一来,山顶流下的水将被减缓,卵群和蝌蚪不会被轻易冲离栖息环境。一些沟面重新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密棘髭蟾产卵后可以通过这些石块轻松地跳出水沟,进入旁边的草丛之中。另外还增加沟面的弧度,每隔几米都会设计一个陷下去的水塘,或在沟上筑埂使其形成水氹,这样即便季节性缺水的时候,沟内也能会有一定的蓄水,使蝌蚪能尽量度过旱季。

第二步是改良密棘髭蟾的产卵环境。“我们在里面投放了石块、木头等,就是为了增加产卵场所,并让蝌蚪有隐蔽和更适宜的生存空间。”大围山管护局玉屏管护站站长刘春雨说,前几年,管护站组织护林员在沟内投放木头和石块,保证了密棘髭蟾的产卵和蝌蚪后期生存环境。

解决了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要防范人类的破坏。近年来,大围山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作为核心景点的水围城景区,光树蛙类物种就有十多种,可以说是蛙类天堂,游客自然络绎不绝。

△工作人员检查用于保护密棘髭蟾的防护网

为了防止有人抓蝌蚪,管护站专门在沟面上铺上了一层铁丝网,游客可以看,但是不能抓。水沟旁边的树木和草丛也被完整保留,保证成年密棘髭蟾得以生存。

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让成年密棘髭蟾的数量有所上升,据玉屏管护站工作人员初步估计,目前的总数可能已经超过一百只。溪流中的蝌蚪也不再“担惊受怕”,约3年后,它们将跳出小溪,进入茂密的丛林。

保护密棘髭蟾,也保护了水围城地区的生态链和生态环境,人防、技防和物防三重防护齐上阵,让整个林区的其他物种也一并得以保护。

刘春雨晚上到景区内巡查时,在小溪边的廊道旁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树蛙蹲在路面,瞄着不断飞过的蚊虫,离它不远处,大围山最常见的青蛇正一动不动瞪着树蛙,虎视眈眈,而这片茂密的森林中,蛙声不断……

云岭先锋全媒体策划

记者 保磊 李宏刚 郝亚鑫

(部分图片和视频素材由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屏边管护分局提供)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山里中国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