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滇金丝猴的保护之路

2021-10-22 11:07:09  来源:《云岭先锋》2021年第10期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目录。它们分布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狭长地带,终年生活在高山针叶林带里,被誉为“雪山精灵”。鲜为人知的是,在它们自由自在生活的背后,是几代人默默付出的结果。保护滇金丝猴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人们为保护滇金丝猴做了哪些努力?

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滇金丝猴展示群。邹鹏摄

从4个标本到3845只

滇金丝猴被人类正式命名和记载已有120多年。1890年,法国传教士彼尔特在云南省西北部的白马雪山开展狩猎活动时,捕猎到了滇金丝猴,并将其制作成标本带回法国。1897年,法国动物学家米尔恩·爱德华对这一物种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描述,正式将其命名为“滇金丝猴”。但此后半个多世纪,全球却再也没有了滇金丝猴的消息。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彭鸿绶教授在德钦县阿东河毛皮收购站,偶然发现了8张滇金丝猴的猴皮。被当地人称为“大青猴”“白猴”或“花猴”的滇金丝猴,成为猎人获取皮毛的对象,引起了彭鸿绶的注意。1979年10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组织的考察中,考察队成员李致祥、马世来、华承惠、王应祥等在德钦县阿东河收集到4个滇金丝猴标本,证实了这一物种并未灭绝。此后,对滇金丝猴的保护引起云南和当地政府的重视。

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向如武介绍,1983年云南建立了第一个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此后,政府持续增加投入、制定政策推动保护滇金丝猴,滇金丝猴的种群及总体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直在持续增长。根据前期研究的线索,1987年至1992年,当地对滇金丝猴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了20个滇金丝猴种群,1996年再次确认了13个种群的存在。

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成立了一支护猴队,以便观察和保护好滇金丝猴。滇金丝猴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至4200米的森林中,位于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国家对天然林禁止砍伐,直接保护了滇金丝猴的生境。但由于保护区和周边3公里以内,有7万多名群众依靠保护区内的资源生活,处理好滇金丝猴的保护与群众的生存问题至关重要。

据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毛炜介绍,结合实际,保护区管护局于1998年开始探索具有白马雪山特点的“社区共管共建”的保护发展模式,积极筹集资金、组织力量、改善保护区群众的生计、引导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经过各方努力,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13个种群1000~1500只,增加到现在的23个种群3845只。

从猎人到守护人的转变

天刚蒙蒙亮,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的护猴队员就上山了,准时给滇金丝猴展示群的60余只猴喂食。

“每一只猴我们都能叫得上名字。但与它们的相处要克制,不能太亲密,要让它们保持自然的属性,在响古箐自由自在地生活。”从2009年开始,每天早上6时到晚上8时30分,护猴队员余建华绝大部分时间都守着猴群,他每天都要跟随猴群在山林里迁移四五公里。

余建华作为第一位参与并坚持到现在的护猴队员,是队里最资深的一个。他曾是远近闻名的猎人,从十四五岁到45岁一直靠打猎谋生。1997年,维西县林业局(现维西县林业和草原局)领导找到余建华,劝他不要打猎了,上山找“国宝”滇金丝猴,并保护好它们。余建华答应了下来,从猎人转变为滇金丝猴的守护人。此后,一支守护滇金丝猴的护猴队组建了起来。维西县林业局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为护猴队挤出每人每天6元的补贴。

护猴队的工作,一是守护猴群安全,避免人类活动对猴群造成影响;二是配合开展科研工作,科研人员通过化验护猴队收集的滇金丝猴粪便,及时监测猴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开展种群研究工作。如今响古箐的护猴队,从最初的3名队员增加到28名,有不少都是从猎人转变为滇金丝猴的守护人。

保护猴子得先找到猴子,由于滇金丝猴长期生活在深山里,从不打扰村民的生活,护猴队员经常连续10多天在森林里跋涉。跟踪猴群时间久了,他们逐渐摸索出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种类,跟了猴群七八年后,猴群逐渐接受了护猴队员的声音、身影,并接纳和信任他们。

2008年,为更好地研究滇金丝猴和开展科普教育,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决定从生活在响古箐的猴群里分离出部分家庭,让它们与人类近距离相处,这便是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山谷中的滇金丝猴展示群,并建立起白马雪山滇金丝猴研究基地。2009年,迪庆州政府批准建立“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这也是人类唯一可以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的地方。

“如果我走不动了,谁每天上山护猴?”余建华把护猴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余忠华身上。如今,34岁的余忠华参与护猴已15年,并和滇金丝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理解了父亲对滇金丝猴的拳拳之爱。

科技助力保护和研究

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有利于推动滇西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保护。为保护滇金丝猴,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正日益发挥出巨大作用。

据介绍,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奔子栏管理所是最早应用红外线监测和保护动物的。通过在有信号的地方,立即传回“热敏反应”收集的信息,对观察动物活动、森林防火和反盗猎具有重要作用。对盗猎分子来说,隐藏的红外相机像是无处不在的“天眼”,自己的行为随时都被监测。“人员出没最频繁的区域,百分之十左右已经覆盖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可看清5公里以内的区域,让管护如虎添翼。”毛炜说,这些视频资料可以直接连通州里和省里的管理部门,坐在昆明的办公室就能看到白马雪山的情况。

与此同时,各个科研机构近30年来持续关注滇金丝猴,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为主管部门提供了保护政策的决策支持。

但保护并非是单一性的,毛炜认为,无论森林植被还是白马鸡,都与滇金丝猴同处一个森林系统,保护滇金丝猴不是“就滇金丝猴论滇金丝猴”,生物多样性是个整体系统,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面生物繁多,需要长远地看待保护的整体性。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做科学研究。让全国顶尖的科学团队到白马雪山做科学研究,构建全国一流的野外科研平台,把我们的资源弄清楚,把成果积极应用到保护和发展上来。”毛炜说,2020年,保护区管护局与云南大学在白马雪山开展合作,建立了全国最大、最完备的森林垂直带谱研究,还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立了高山冰缘植物研究站。但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金钱豹、高山矮岩羊等其他动植物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来做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共管和生态旅游也将是我们的重点保护建设工作。”毛炜说。

2017年11月,云南省林业厅(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启动了“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全境同步动态监测。站在滇金丝猴40年保护成果的新起点,未来怎么干?在2021年4月底发布的《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报告》中提出,滇金丝猴保护需要社会多方参与,下一步的保护战略应该从栖息地的生态修复着眼。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地理生境、栖息地状况与濒危和极小种群的保护进行细致分析后,进行植被修复与廊道建设。

本刊记者 谭江华 邹鹏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金丝猴保护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