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观察  >  正文

滇黄精供需矛盾 如何破解

2021-10-25 15:35:59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10期

滇黄精是云南道地药材之一,已有60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区域遍布全省各地,对“云药”产业发展和山区群众增收致富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滇黄精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市场供需和技术升级矛盾突出、初制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等问题,该如何破解?

丘北县黄精初级切片交易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17年,腾冲市中药材种植户赵宝钱外出考察学习,发现滇黄精市场需求旺盛。于是,他请来技术员指导,种植滇黄精5亩。经过精心管护,2020年收获时,他种植的滇黄精最大单个重约2.5公斤,亩产量近1吨。赵宝钱将产品按每公斤60元的田间销售价格卖给制药企业,除去成本后,亩均收益达5.5万元。在云南一些山区,不少群众像赵宝钱一样通过种植滇黄精实现增收致富。

滇黄精是中国黄精的拳头产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正式收载的三种黄精中药材之一。滇黄精具有清热利湿、补脾肾、润肺生津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肺结核、便秘、失眠等多种病症。滇黄精是我国黄精种类中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种,在市场上深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滇黄精的产量还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有关统计数据,2018年,云南省滇黄精种植面积仅为5.8万亩,产量2777吨、产值约14891万元。到2020年,全省滇黄精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产量11512吨、产值65968万元。短短2年时间,种植面积翻了近一番,产值提升至原来的4倍多,成为种植规模达10万亩以上的云南省重点道地药材之一。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据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工作组副组长崔秀明介绍,我国现有以黄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150余种、健康保健品170余种,年均消耗黄精原料5万余吨。据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全省滇黄精占据国内黄精市场约51%的份额,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由此可见,目前的滇黄精产量远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也导致不少种植户出现惜售心理,开始“捂货”等待涨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货源紧缺状况,使供需矛盾进一步加深。

崔秀明认为,目前,虽然滇黄精市场需求旺盛,供需矛盾突出,但由于滇黄精对管护技术要求较高,药材是否增产、质量好或不好等,专业种植户尚且难以把握,普通种植户盲目跟风种植存在很大风险。同时,滇黄精是云南“十大云药”之一,省级行业协会和各部门对滇黄精产业的发展有统一规划,今后的发展思路应在合理稳步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提质增效,而不是短时间内迅速扩大面积。因此,群众盲目跟风种植不可取。

品种与种植技术亟须更新

据了解,品种更新缓慢、缺乏种植管理新技术等,是制约滇黄精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云南选育登记的滇黄精新品种仅有“云农滇黄精1号”“云农滇黄精2号”“云农滇黄精3号”“林韵1号滇黄精”等少数几个。同时,《滇黄精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滇黄精种子和种苗质量分级》《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和生产规程已使用多年,未能及时升级更新。

针对滇黄精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崔秀明表示,应积极创新种植和管护技术,强化产品精深加工环节,不断延伸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益。同时,各级部门特别是农科和农技推广部门应积极作为,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攻关研发和培育一批高效、高产、高质量的滇黄精新品种,尽快实现品种更新迭代。

“在种植和管护技术方面,应积极创新,并尽快制定出台省级地方标准,更新升级种管技术和操作规范,不能长时间依靠老经验。”崔秀明说,目前,四川、广西等药材生产基地也在发展黄精产业,如果滇黄精品种和技术长期得不到更新和升级,势必会削弱滇黄精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崔秀明认为,依托滇黄精产业雄厚的生产基础、较大的市场份额、高品质的初级产品,要通过强化中间精深加工环节建设,扶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建设加工生产线,开发滇黄精深加工产品和大健康产品,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刊记者  肖宇/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黄精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