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要闻  >  正文

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聚焦怒江易地扶贫搬迁

2021-02-23 17:43:59  来源:云南发布

2月22日晚21:00

《摆脱贫困》第五集《咬定青山》

在CCTV-1播出

这一集讲述了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贫困群众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

走出大山

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云南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山峡谷,江水奔腾,森林草场耸立云端,然而,这世外桃源般的光鲜背后,却是频繁暴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始终无法挣脱的穷困。直到2019年底,全州仍有80个贫困村44000多贫困人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振兴司司长 童章舜:“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老百姓贫困程度极深,生存环境非常地恶劣,只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这种办法,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向“三区三州”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110亿元,支持“三区三州”110多万贫困群众实现易地扶贫搬迁。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阿打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张永雯:我有点怕它滑,因为上面有水。

张永雯在阿打村已经工作两年了。这是她第28次走过这座吊桥。桥对岸的峭壁上住着苦阿恒一家人。

图片

张永雯:阿苦,你来接我呢,好久不见啦!

这个傈僳族少女已经15岁了,却从没有上过一天学。山外的世界对她来说,就像童话一般遥不可及。

张永雯:咱前前后后都来了好多次了,都有十多回了,而且现在村里很多村民都已经搬了,到上面大家又可以做邻居了。

苦阿恒妈妈妮四香:这里可以生火煮饭,又可以养猪养鸡,搬过去又不能养猪养鸡。

张永雯:咱们打工挣得比那个多呢,好不好?

苦阿恒妈妈妮四香:我又不能打工。

张永雯:去棒球厂,那个工作也不难。

怒江州生活着50多万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人口占比超过93%,其中有不少是过去长期与世隔绝的“直过民族”。很多贫困群众因为不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一开始还是顾虑重重。

张永雯:我就觉得可能他现在是暂时的不理解,但是以后的话,我觉得等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就会感恩了。就是你推他一下,他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一样了。

走不出心中的大山,就迈不进小康的门槛。

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2020年2月,怒江州在原有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又精心选派800名党员干部组成“背包工作队”,背上睡袋和干粮,走进绵绵群山,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对症下药,一一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山里,动员搬迁的扶贫干部迎难而上;山外,安置社区建设也在攻坚克难。

怒江沿岸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建筑成本是平地建楼的近3倍。2017年以来,怒江州腾出峡谷中珍贵的平整土地,先后建起了70多个安置社区。

2020年1月,怒江州最后一个移民安置社区——福贡县福泽社区仍在加紧施工。

恰逢雨季,道路泥泞不堪。为了运输一台大型施工设备,仅一百多公里的路,却要走上十天。

为了如期完工,县里的干部和施工队已经连续奋战了9个月。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委书记 杨永铸: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睡都睡不着。反正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来盯着这个点,让我们的贫困群众尽快摆脱贫困,住上好的房子,过上好的日子。

施工人员:三、二、一,亮灯!


2020年1月,福泽安置社区全部竣工,1500间新居正迎接着最后一批来自大山里的新主人。

经过扶贫干部耐心细致的工作,苦阿恒的爸爸妈妈终于打开心结,愿意走出大山,开启全新的生活。

3个月后,苦阿恒顺利进入专为大龄失学儿童开设的学校,圆了自己的求学梦;妈妈妮四香也在小区的扶贫车间打工;大姐正张罗着租间门面开家早点铺。

短短几年时间

“三区三州”共有110多万贫困群众

和苦阿恒家一样

自愿搬出深山

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责任编辑:谭宗慧

46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