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安下心扎下根

2021-04-21 11:58:32  来源:云岭先锋网

原标题: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系列报道之二

让搬迁群众安下心扎下根

2020年3月,昭通市昭阳区靖安安置区陆续迎来4万余名入住群众。他们告别了高山上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寨,搬进了宽敞明亮、配套设施齐全的楼房。为了引导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生活,靖安安置区建强堡垒、织密网格,切实推进后续帮扶组织化,将组织体系建到每个楼层,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

“工作”有着落了

“楼栋长,今天请您过来是想麻烦您帮我父亲找份工作。”靖安安置区惠民社区13栋1单元的居民张再凤诚恳地对楼栋长吴照康说道。

“那有什么要求吗?”吴照康摊开手里的笔记本与张再凤坐在茶几旁细谈开来。

针对搬迁群众数量庞大、来源分散的实际,昭通市委织密监管到楼层的治理网络,构建起“社区-片区-楼栋-楼层”的4级网格治理格局。同时,各级网格都有一位负责人,且各网格之间每日一调度,有效增强了社区快速反应、精准落实、服务群众的能力。

此外,为深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安置区的各个社区还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居民加入自己社区的网格微信群,以建立社区、片区、楼栋、楼层和居民之间的五级联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网格“微服务”。

“我这不是看到群里发招工信息嘛,刚好我父亲也有工作的意愿,在群里反映之后楼栋长就到家里来了解具体情况了。”张再凤笑呵呵地说。一年前,张再凤一家4口人从大关县搬迁到了靖安安置区。通过社区推送岗位,张再凤现在小区里的扶贫车间工作,50多岁的父亲,看到大家都有了工作,不禁“红了眼”,也强烈要求务工。

“这是好事呀!所以我马上就提供‘上门服务’了。”吴照康根据张再凤父亲想在家门口就业的实际介绍说,如果想要时间灵活一点,就去香葱基地务工,那边是计件工资;如果想多赚点钱,能接受技术性比较强的活计,可以到科技公司试试。听了这话,张再凤一家喜笑颜开,当即决定先到科技公司求职。

老人“进城”了

“这把年纪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生活那么方便,真享福啦!”在靖安安置区美食广场的长凳上,76岁的老人马世芬与其80多岁的老伴手里拿着烤肠,一面自得地享受着美食,一面听着眼前的对歌哈哈大笑。而就在一年前,这样的景象是他们所想像不到的。

2020年3月,马世芬一家5口从永善县的山上搬到了靖安安置区,儿子在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外出务工,儿媳则留在家中照顾老两口和孩子。年轻人很快就适应了城里生活,老年人则总是显得很局促。

“刚搬过来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老人都在艰难地爬楼梯。了解之后才发现,他们一是不会坐电梯,二是担心电梯不安全。”靖安安置区思源社区第一书记范辉回忆。于是,社区快速反应,事无巨细收集老年人的诉求,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不会用马桶,就发动楼栋长、楼层长逐户去教;不敢、不会使用电梯,就安排志愿者陪坐,还在电梯的上下按钮上贴上不同的水果图片,帮助老年人记忆。

“现在我们都会啦!我们也‘进城’咯,每天吃了饭,我就和老伴到广场散步、看人、吃好吃的。”马世芬乐开了花。

“针对老年人诉求,我们更多地是帮、教、带;对于妇女儿童,则更多是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堂来发挥效用。我们实施因人因户分类施策,可以说管理服务精准到了每一个对象。”范辉介绍,这一系列精准贴心的服务工作,也让搬迁群众真正把“心”搬到了这里。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王丹妮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