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袁海毅  >  正文

探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2021-04-30 21:13:00  来源:云岭先锋网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袁海毅 郝亚鑫)  这里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传承”现场教学基地,也是彩云之乡祥云县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近日,记者来到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探访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一门三杰  革命先驱

故居所在地王家庄村背靠青山、绿水环绕,被誉为“一门三杰”的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兄弟3人就出生在这里。大理州祥云县“红色传承”教育基地讲解员孙银花介绍,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属于当地传统民居院落,建于清代末期。故居前后院为小花园,两层土木结构,其建筑设计巧妙,一架楼梯跑两院通四楼,建筑风格平实古朴。

王氏兄弟出生在国家积贫积弱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清朝末年。长兄王复生(1896—1936年),是第一位云南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二弟王德三(1898—1930年),中共早期党员,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云南第一届省委书记。三弟王馨廷(1908—1924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

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曾先后到北京求学,在家国危难的岁月,三兄弟选择了同一种信仰。在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上,他们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但始终坚贞不屈,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为中共早期革命及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万言遗书 感人至深

王德三、王复生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党员。在参观途中,大家眼含热泪地观看了王德三英勇就义前在狱中满含感情写给妻儿的遗书。

1930年,王德三在白色恐怖和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决定赶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云南的情况,在从滇西绕道缅甸辗转上海途中,不幸被叛徒出卖,随后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王德三毫不动摇,在狱中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万言遗书。

“父亲!儿自信不有做了什么对不起父亲、对不起人类的事情。而非并死短命,是被人压迫去成仁就义……”写下这封信时,王德三已十余年未与父亲相见。在信中,王德三数次呼唤父亲,也向父亲诉说着深情和决心,充分表达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信仰、伟大气节和坦荡胸襟,以及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对亲人的深厚情怀。1930年12月31日,在狱中度过51天的王德三在昆明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2岁。

红色资源 助推振兴

刘厂镇王家庄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深挖红色资源,打响红色文化品牌,王家庄村下足了功夫。近年来,刘厂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激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快王家庄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硬化进村道路,修建通往烈士故居的环线,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王家庄村还通过种植红梨、冬桃、烤烟等作物,产业发展逐渐向产业化、组织化迈进,经过持续不断的投入,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村里的群众依托当地温泉、果园、菜园等特色环境,办起了“农家乐”,群众收入稳步提高。王家庄村独一无二的土碱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下一步,刘厂镇将做好基层党建提升工程、产业培植壮大工程、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农村人才回引和培养工程、基层治理工程五大工程,以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王家庄村为代表,加大其他自然村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助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刘厂镇党委书记赵盛海说。


责任编辑:雷鸣

45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访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