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致敬“90后”老党员

2021-08-31 16:51:10  来源:《金色时光》2021年第6期

李富:从战场到讲台 革命薪火永相传

 

84年前,他怀揣梦想从宜良到昆明昆华中学(今昆明第一中学)求学,目睹日军战机轰炸小西门,便立志勤奋学习、报效国家;73年前,他积极投身革命,在宜良洪山区明月村组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宜(良)路(南)陆(良)游击大队(以下简称“宜路陆游击大队”),在枪林弹雨中奋勇作战;71年前,他退役后前往石林县多所小学执教,在彝族山区发挥余热,用激情和担当书写不凡人生。他就是99岁的老党员李富。

知国耻奋发读书

1922年,李富出生在宜良耿家营乡绿塘村一个彝族家庭。其祖父颇具经济头脑,通过借钱购买田地、山地等慢慢积累财富,家境殷实。“那时,我们一大家子有四五十人都聚在一起吃饭。”李富回忆说,祖父虽不识字,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从马龙县(今马龙区)请私塾先生到家中教书,让孩子们读半天书、干半天活。见李富热爱学习,祖父便将他送到耿家营乡唯一一所小学读书,他也成为当时为数不多能接受教育的孩子。“小学五六年级,我们开始上历史课。我迫切地想知道,国家为什么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我们为什么这样落后?”李富感到忿忿不平。

卢沟桥事变后,李富的父亲因病去世,他在老师的建议下考入昆华中学。1938年到1941年,李富求学期间,正值日军轰炸昆明最猛烈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但我现在依然能清晰地记得,日本飞机轰炸小西门时的惨烈情景。”回忆起那段经历,李富的手有些颤抖。关于日军的空袭,昆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是这样记录的:抗战八年期间,云南“遭受敌机进袭次数最多者为昆明,计四十一次;进袭机数最多者为昆明,计八百四十九次;投弹最多者亦为昆明,计两千六百零六次;被炸最多受伤者为昆明,计一千五百一十四人”。档案照片还记录下了昆明遭遇大轰炸后的情景:到处都是废墟和被炸死、炸伤的无辜百姓,惨状令人不忍目睹。

亲历日军空袭昆明,让李富对抗日战争有着更深入的了解。1942年,李富考入昆华师范学校(今昆明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深受语文老师楚图南的教育启发。“在第一堂课上,楚图南老师对我们说,‘我们国家如果不变革的话,是没有希望的’。”楚图南的话,让他记忆犹新,“用今天的话来说,楚图南先生就是我的偶像”。

“绝不能做奴才”

在李富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上,楚图南对同学们说:“我们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绝不能做奴才。”这句话,成为李富立志投身革命的动力,也如同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革命道路。当时,由于条件艰苦,很多能读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已是十五六岁的青年。从学生成为老师,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李富化身新思想的传播者,为他们灌输革命理想,鼓励他们做自己的主人。

1948年,李富担任九乡中心学校校长期间,与撒建云、谢初新、艾玉明等人共同宣传、发动,组建了宜路陆游击大队(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三支队)。“谢初新原本是老师,对我们建立游击大队的地方比较熟悉,发动群众也相对容易。”受此启发,担任宜路陆游击大队副大队长的李富也发动部分学生加入游击队。“战事不紧张时,我们和老百姓开联欢晚会,宣传‘共产党领导下,穷人要翻身’。游击队从最初的70余人,发展到后来的500余人。”从此,李富的革命生涯翻开了新篇章。

“宜路陆游击大队的首战在昆明火车站,我们牺牲了1名同志,缴获了30余支步枪。”李富说,自己虽是从“教书匠”转行,身体却经得起日夜行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从不胆怯。1949年6月,在路南县(今石林县)县委副书记、护乡三团团长高文峰的介绍下,李富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宜路陆游击大队、路南县护乡三团、二支队警务营等组织从事革命工作,并参加了糯衣战斗、小圭山战斗、普拉河战斗等战役。“尤其是在糯衣战斗中,我们打伤国民党军队30余人,而我方只有营长受了轻伤。”谈及打胜仗的感受,李富自豪不已。

传承革命薪火

1950年3月,部队在路南整编时,李富9个月大的长子夭折、18岁的妹妹生病无人照顾,他决定回家乡的学校继续教书。起先,李富在宜良耿家营乡羊桥小学担任校长。“正是楚图南先生对我的启发,让我认清旧社会的黑暗腐败,明白国家为什么落后。”经过革命的洗礼后,重返教师岗位的李富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作做好。“那时,读书不易,能到学校来的孩子个个求知若渴,很少有调皮捣蛋的。”这样的氛围,让李富得以因材施教,尽最大努力启发学生好好学习,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多年来,李富先后到路南跃宝山、糯衣、北山等地任教,直至1983年离休。今年4月,李富与在糯衣执教时的学生张德明重逢。虽然腿脚不便,86岁的张德明仍早早来到村口,迎接99岁的老师。师生一见面,双手紧握,满眼含泪,久久说不出话。“感谢你当初送饭给我吃,还悄悄把腊肉藏在饭里。”李富深情感谢学生在他生活受挫时的“一饭之恩”。对张德明这个学生,李富很欣慰,“他很努力学习,后来成为一名老师,把儿子也培养成了老师”。

“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这一生,李富当过老师、做过工人,也曾经务农,却从来没有忘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教书育人,在讲堂为民子女具知识;投身革命上战场,足迹滇东南求解放。”这是李富的人生总结,也是他最想对恩师楚图南倾诉的心里话。多年来,他从未辜负恩师的教导,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

邹 鹏/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致敬党员
下一篇:走近云南社工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