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精品  >  正文

亚洲象、滇金丝猴……为保护这些朋友,云南一直在努力

2022-01-11 17:05:21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1期

原标题:云南:科学构建自然保护区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是云南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重要载体。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象谷野生动物救助站内的大象在森林中玩耍

建“区”之路

云南地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南半岛过渡的云贵高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涉及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3个,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和国际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将这些热点地区保护好,云南一直在努力探索。

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热带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集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完整的地方。为保护好这方水土,1958年,云南在西双版纳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20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生态环境。区内分布有亚洲象、鼷鹿、印度野牛、金钱豹、菲氏叶猴、豺、孔雀雉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沈庆仲是东北林业大学自然保护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于1989年来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工作。“我的第一个项目是亚洲象研究,当时的研究基地就是今天的野象谷。到这里和当地人接触后才发现,大家都不知道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经常来这里砍竹子、捞鱼等。”沈庆仲回忆。

基于这些原因,沈庆仲迫切地希望通过宣传,让大众了解在这里建立保护区的意义。“我们做的另一个项目是野生蝴蝶的饲养繁殖研究。工作时常常有很多人围观,于是我们成立了三岔河特种旅游区(也就是后来的野象谷),让大家既能进来参观,又能深入了解保护工作。”沈庆仲说。

自云南建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经过60余年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划建自然保护区166处,初步形成了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全省90%的重要生态系统,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及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遗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省级38处、州(市)和县(市、区)级107处,涵盖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自然文化综合体等7个类型,覆盖全省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管“区”之道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保护区

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更考验各地智慧。因为,保护区管理常常会涉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在保护中谋求发展等问题。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南部普洱市境内的澜沧江两岸,地跨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保护区内有个名叫芒坝的布朗族村寨,寨子边的几棵大榕树上,一群可爱的鹦鹉与布朗族村民朝夕相伴,芒坝也因此被称为“鹦鹉寨”。经鸟类专家鉴定,这群鹦鹉学名为德拜鹦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如何管理好这个自然保护区?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卢文介绍说,保护区重点区域通过安装监控设备,采用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等手段,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为科研监测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同时,为谋求发展,保护区也允许村民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为观鸟爱好者提供民宿、农家乐等服务,发展“观鸟经济”,成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鹦鹉寨”只是众多保护区中的个例。事实上,保护区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近年来,为管理好保护区,云南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修订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条例、办法或细则;西双版纳、大理、文山、红河等州(市)颁布或修订了有关自然保护区的地方性法规;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实现了“一区一法”。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子世泽介绍说,多年来,云南在保护区建立健全巡护、监测等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划定功能分区,明确巡护线路和重点区域、重点保护物种,扎实开展巡护管理活动,有效保护了森林、草原、湿地等各种自然资源资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云南对保护区的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云南共开展科研监测项目300余项,18处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动植物新种,40处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动植物新记录种。如2020年首次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滇桐野生种群,2020年发现云南省新记录物种柠檬金花茶等。

破“区”之困

横断山脉中部的白马雪山,是众多生命的家园。1983年建立起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和周边3公里范围内,有7万多名群众依靠保护区的资源生活。

在建立保护区后的20年间,虽然实行了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

“世世代代居住在白马雪山的群众,靠山吃山,生产活动就是打猎、砍柴、挖草药,禁令对他们来说就是断了生路。”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毛炜说。

如何解决生存和保护的矛盾?为此,管护局于1998年开始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社区共管共建”保护发展模式。保护区积极筹集资金、组织力量,用太阳能替代烧柴、水泥瓦替代房头板、铁丝网替代木栅栏,制定松茸资源管理模式,改善保护区群众的生计,引导其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群众参与保护。不少社区还主动组建“护林队”,与“雪山精灵”滇金丝猴建立和谐共处模式。在国家2012年、2018年自然保护区管理绩效考评中,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取得云南省保护区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白马雪山社区共管模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虽然如今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实现从屡禁不止的破坏到自觉自发保护的成功“逆袭”,但云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依然面临不少难题。

子世泽表示,目前,由于部分地方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意愿不强,以及经费缺乏等原因,部分区域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相对较低,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据介绍,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产权复杂,除国有林地(土地)外,还有一定面积的集体林地(土地),有的自然保护地还存在着“一地多证”、管理机构无自然资源的林地(土地)权证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子世泽表示,下一步云南将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省级财政投入,指导各州(市)政府统筹有关资金,开展自然保护区规划、保护、建设、管理、评估和监督等工作。充分发挥全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库作用,鼓励多学科专家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强合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本刊记者 谭江华 邹鹏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