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点亮“科技树”,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2022-05-28 09:35:16  来源:云岭先锋网

这里西靠苍山,东邻洱海;村外千亩良田围绕其中,村内大街小巷溪流环绕。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对洱海的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

当地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洱海水一年比一年清,村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航拍古生村

如何既能保护洱海、又能促进古生村村民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发展乡村旅游让古生村尝到了甜头,今年2月,科技小院的建设,更是让古生村感受到科技兴农的魅力,看到了当地农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古生村科技小院由大理州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联合打造,承载着创新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国家样板的重任,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在全国建设的数百个科技小院中,首个探索流域农业绿色转型模式的科技小院。

△古生村科技小院

记者采访时,恰是水稻插秧季节,在古生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抢抓农时插秧。

“我们摒弃传统的插秧机,而采用人工插秧,就是为了让每穴的秧苗能稳定在4-5苗。”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徐玖亮从科技小院成立伊始,就来到了古生村,据他介绍,为了找到对环境污染最小、产品品质最高的水稻种植模式,团队按照传统、绿色、有机三种模式,在古生村70亩的试验田里种植水稻,并时刻监测尾水的水质。

△村民在插秧

“需要肥的时候给肥、需要水的时候给水,这让尾水的氮磷钾含量减少了40%-50%。”徐玖亮自豪地说,通过减少化肥的使用,水稻的生产成本也可以下降约50%。

“建设古生村科技小院有着递进的三个目标,找到最适合当地的水稻种植模式,只是我们‘小目标’中的一部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金可默介绍,小院的工作目标,第一是要保护好洱海,通过污染源监测解析,形成具体的减排方案,提升洱海水质,让洱海永现海菜花;第二是从三产融合、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以及人才振兴入手,带动实现具有古生村特色的乡村振兴;第三是从乡村产业文化打造、产业品牌包装上做文章,传承和发扬古生村乡愁文化。

△古生村一角

科技小院的建设,也让不少古生村的村民从中获益,何利成就是其中的代表。

2020年,为应对疫情影响,曾经包过鱼塘、开过农家乐的何利成,作为片区长为粮食种植企业管理村旁的580亩农田。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入驻古生村,建设大理环洱海流域绿色水稻种植基地,何利成开始承包种植,走上了绿色种植的转型之路。科技小院建成后,何利成是全村第一位参与到相关工作中的村民,同时,他被聘为科技小院的“校外导师”。

“我作为校外导师,只是对当地的水土条件和传统种植技术比较熟悉,但科技小院给我们带来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何利成说,团队为种植水稻的村民提供免费服务,自己也拿出150亩左右的稻田作为试验田,按照他们研制的肥料进行种植,整个种植过程都通过详细专业的数据进行监控。“我们相信,科技小院团队一定能带领村民走绿色发展之路。”

对于未来,何利成满是憧憬和期待:“我们将继续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绿色产业的带动,留住客人,带来收入。我相信村民们的日子今后会越来越红火。”

△古生村村民表演白族大本曲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王学勇 郝亚鑫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