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经验  >  正文

宾川县:党建引领解好基层治理多元“方程式”

2022-06-22 18:31:45  来源:云岭先锋网

宾川县在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化共治的基层治理鸡足山“34567”模式。

党建为魂,“三个一”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支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鸡足山“铁军”。一是织密一个乡村基层组织体系。高位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四级联创”,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建立鸡足山镇、鸡足山旅游公司及中国移动宾川分公司镇企党建联盟,全面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村党支部+企业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乡村党组织体系。二是打造一支过硬基层干部队伍。打造“两中心一长廊+11个示范点”学习教育平台,创新提出以“阅己·越己·悦己”为中心主题的职工读书班。开展全镇各级干部家访工作,健全完善村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实施了以字永光为代表的乡土人才为牵引的 “人才+产业+农户”“人才+基地+培训”模式,将全镇27名农村优秀青年党员纳入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通过教育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构建一个工作落实闭环。建立镇党委书记亲自调度指挥、任务分解、紧盯目标、比学赶超、结果评价、问效问责的“统分盯比评问”体系,突出廉政宣传新颖化、公开监督现代化、督查工作程序化、纪律审查规范化,通过“六字四化”闭环全面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服务为旨,“四个一”搭建为民服务新体系

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打造“一个平台”。围绕“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目标,构建镇政府为民服务中心、党建警示服务中心、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3个中心+9个村级标准化为民服务站的为民服务平台。二是织密“一张网”。注重将党建网格、综治网格、疫情防控网格等有机整合起来,压实“镇-村-组-户”四级联动网格管理责任,将全镇划分为618个小网格,每名网格员包保联系10-15户群众,“小网格”交织成基层治理“一张网”。三是建强“一支服务队”。成立了由党员和群众组成的为民服务先锋队、义务巡防队、道路交通保通队、百姓服务队,义务开展群众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乡风文明宣传引导、疫情防控巡防等工作。截止目前,共开展活动120次。四是开好“一场会议”。将召开书记院坝协商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载体抓实,截止目前共召开“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35场次,帮助解决群众难题48个。 

群众为核,“五个一”夯实德治自治新基础

将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着力在推动自治和德治上下功夫,推动民事民办、民事民治。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三日合一”工作机制,将敬亲孝老、爱国卫生运动日和各党支部每月的主题党日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全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站9个、点110个,创建十星级文明户2000户。二是扎实推进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白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14场次,申报非遗项目2项和非遗传承人3名,建成鸡足山镇洞经音乐传习所,沙址白族文化研究会被列为大理州白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基地。三是用好一张红黑榜。在全镇实施党员管理、重点工作推进“红黑榜”公示制度,以“红榜”扬善举,“黑榜”批漏习,截止目前,镇村两级公共发布红榜30次,黑榜12次。四是建立一个理事会。建立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10个,建立村规民约65个,解决民情民愿348余个,调解信访矛盾纠纷243次,劝退大操大办20余次。五是开好一个超市。在全镇开设“爱心超市+”9个,根据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等值生活用品,实现以“德”换分,以分换“得”。

数字为擎,“六个一”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

以乡村振兴数字化项目为抓手,建立完善了“防控、应急、服务、宣传、政务”五大体系,极大提升了乡村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开发“一个乡村APP”。与州电信公司合作,实施乡村振兴数字化项目,开发“鸡足山美丽乡村”APP,提升“雪亮工程”,探索打造智慧乡镇示范典型。二是播响“一个红色喇叭”。率先在全县实施“红色广播进村组、党的声音进万家”工程,安装红色小广播120个,构建党员及群众教育空中课堂。三是建好“一个微信群”。构建镇村组8718户群众立体式微信工作群110个,党务政务第一时间发布,架起干群“连心桥”。四是用好“一个会议系统”。探索使用华为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一部手机参会,建立对讲机应急指挥系统,配备全网对讲机,让指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分析研判。五是飞好“一架无人机”。搭建无人机巡护体系,搭配空中喊话和实时视频功能,购买1架无人机用于开展森林防火等工作。六是安装“一个摄像头”。在全镇公共场所安装300多个高清夜视摄像头,近2000户群众主动安装摄像头并接入全镇系统,通过手机进行实时监控,也可接入全镇指挥系统,实现“大家”+“小家”安全大融合格局。

法治为本,“七个一”凸显基层治理新成效

创新方式方法,让法治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取得实效。一是形成一个“三码”隐患排查法。对辖区内所有农户家庭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对高、中风险家庭实行“红码”“黄码”管理,低风险家庭实行“绿码”管理。二是构建一个四网联动化解法。构建纵网、横网、群网、流动网“四张”信息搜集网络,基本构建起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无缝”体系。三是建立一套信访制度。健全完善了信访接待制、领导包案制、矛盾纠纷排查制等多项信访工作制度,对所有信访案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审批,形成了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四是建立一项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由镇主要领导书记或镇长召集,由镇四班子领导、综治办、派出所等19个站所领导、9个村委会的村委会总支书记(主任)以及各村治保调解主任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四方联合、共同调处。截至2021年底,全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1件,参与化解率达100%,化解成功率达90.9 %,全镇未发生重大和群体性事件。五是探索一条普治并举的路径。抓好普法与法律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依法治理相结合,落实机构人员、普法经费、普法设备,对刑释人员进行“一帮一”辅助帮教,定期不定期入户走访,实现重新违法犯罪“零”目标。六是抓实一系列专项行动。实施违建整治和风貌控制、信访矛盾联动化解、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流动人口管理、森林资源管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新风培育等8个专项行动,推动工作抓有载体。七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党建与产业、民族团结等工作相融合,采取党建引领、组织带动、基地发力、群众受益的方式,在全镇打造了葡萄、柑桔、冬桃种植等9个产业基地。鸡足山镇9个村村集体经济均达到6万元以上,其中4个村达到30万元以上。全镇连续4年在县域经济考核中被考核为优秀,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卫生乡镇、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

杨朗琼 李云(宾川县委“学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