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设备神医”秦选

2022-07-26 10:38:05  来源:云岭先锋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我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这个岗位,连班组都没变过。”今年53岁的秦选已经在云南省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综合维修组工作了33年。作为综合维修组组长,他常年给公司各个生产线上的设备“治病”,先后荣获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被称作“设备神医”。

作为党代表,秦选对党的二十大格外期待。他表示:“我要把一线工人的精气神带到盛会去,再把会议精神带回我们生产一线,鼓励大家脚踏实地好好干。”

从职场“菜鸟”到技术能手

1989年,秦选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原易门矿务局技工学校)机电专业毕业,来到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维修工。“学校学的仅是皮毛,真正走到岗位后还是需要拜师学艺。”秦选回忆说。

△秦选(右)带徒弟维修设备

在那个年代,学技术要靠“偷”。他总是跟在师傅冯盛康身后,递工具、递茶缸、搭把手都是在学习。每天回到宿舍后,他仔仔细细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记在本子上,生怕忘记。

长此以往,秦选养成了记录的习惯,他把不同师傅的维修技术和经验都记录了下来。多年后,他还以此为基础整理了十几册实用机械维修方法,成为公司维修人员的必读“宝典”。

△秦选(左)记录工作日志

“拜师学艺”一般需要三年时间,但因师傅少,新员工太多,秦选才跟了师傅一年多就被迫“自立门户”。独立出来后,他发现,要完成好维修工作并没有那么简单。“留给‘菜鸟’的尽是‘疑难杂症’。”秦选说。

看着一台台两三米高、近10吨重的机床,想到自己要独立完成维修,懵懵懂懂的秦选急得想打退堂鼓。但师傅冯盛康鼓励他说:“有我在你怕什么?放心大胆地修!”

秦选硬着头皮,拿着一本厚厚的维修工艺和检验标准,稍有空闲就争分夺秒地熟记和理解,碰到难题就找师傅请教并认真记录。就这样,初出茅庐的他“死磕”了多年“疑难杂症”设备维修。如今,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当年的一些维修工艺和维修手段早已过时,但提起那时的维修工艺,秦选仍能倒背如流。

生产设备对全公司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任何一个设备故障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半夜接到维修任务,秦选也要立即到岗。通宵达旦工作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为完成一个紧急维修任务,他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

经过多年历练,秦选从一个普通技术工人快速成长,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还被公司聘为辅席制造师。同事们遇到设备维修难题总是第一个找到他,大家都说:“秦大师经验丰富,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他。”

从摸索攻关到创新改造

近年来,公司从国外进口了许多先进设备。4年前,公司加工中心的进口主轴频繁发生故障,每次都需送到德国指定的专业维修中心维修,不仅维修周期长,维修费用也很高。

作为维修人员,秦选心想:“为什么别人能修,我们自己不能修?”在他看来,随着公司智能制造的推进,进口设备会越来越多,如果全部依赖委外送修,必然需要大量的维修资金。

于是秦选主动请缨,成立了一个专项攻关小组,摸索进口主轴维修的方法。可是关于进口主轴的技术资料寥寥无几,能找到的少量资料还全是外文,虽然攻关小组找来了翻译帮忙,但因涉及大量专业术语,这些资料的作用并不大,大家只能自己琢磨。

为了研究清楚,秦选带着攻关小组成员对主轴整体结构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解剖”了一根主轴进行实物研究,还想办法自制出多套专用修理工具。经过一次次地尝试,他们终于掌握了多种类型主轴的维修方法,一举打破了外国公司的维修技术垄断。

△秦选(右)和攻关小组成员研究进口主轴轴承装配

除了维修,设备的创新和改造也是秦选近几年的重点工作。2016年,公司引进了一条新型发动机装配线,但其产能逐渐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秦选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对设备重新改造,将这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由原来的120秒/台,提升到72秒/台,比原设计产能提高了40%,节约了改造资金200多万元。在这次创新改造中,秦选和他的团队还收获了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类似提升产能的改造项目还有很多,有的创新改造甚至还引来了设备生产商的研究学习。说起这些成绩,秦选总是再三强调:“这不是‘我’完成的,是‘我们’完成的。”他说:“技能大师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团队,而劳模精神是一群人带动一群人。”

△秦选(左二)向徒弟们传授技能

近年来,秦选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的工作室成员连续数年在“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杨锡畅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