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昭通市:答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2-08-30 17:17:11  来源:云岭先锋网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专场招聘会。赵连杰 摄

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乌蒙山腹地,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有脱贫人口185.07万人,搬迁规模达万人以上的集中安置区有9个,全国跨县搬迁规模位列前5的就占3个。

大规模搬迁难,做好搬迁后续帮扶更难。近年来,昭通市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到“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等后续帮扶工作全过程,探索出了一条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跨县安置为辅,具有昭通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子,交出一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优秀答卷,引领全市35.47万易迁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楼栋党支部  精准服务暖人心

昭阳区靖安、鲁甸县卯家湾是全国第一、第二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脱贫攻坚中,昭通市立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特殊市情,以“搬不动大山就搬人”的惊人壮举,直接将8.26万户35.47万群众搬进中心城区和县城乡镇的3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一步实现“从山区贫困农民到现代城市市民,从传统贫困农民到现代产业工人”的跨越。

为让易迁群众感到安心、住得踏实,着力解决易迁群众“稳得住”的问题,昭通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建立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为易迁群众提供精准、直达服务。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规模适中、方便管理的原则,按楼栋划分社区、居民小组,在大型搬迁安置区成立9个党(工)委,新成立42个社区、848个居民小组,成立党组织266个,做到支部建在楼栋上,实现党组织直达楼栋、指挥调度直达楼层。

同时,实施“社区+片区+楼栋+楼层”四级网格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党组织联系楼宇党支部、支委班子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工作机制,让安置区的4900多名党员直接联系搬迁群众,确保每户搬迁安置家庭都有一名党员帮扶。

“洪花这个小姑娘太细心了,帮我取钱,帮我买早上最新鲜的菜,教我使用电梯、马桶,随时来看我、和我聊天,就像我的孙女一样亲呢!”张正朝老人说到楼栋长洪花,总是夸个不停。

家住靖安安置区思源社区的张正朝老人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孙子,儿子张廷银常年在外务工。张正朝年岁已高,腿脚不利索,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让张廷银发了愁:怎么把每个月的生活费打给家里呢?楼栋长洪花入户随访了解这一情况后,便让张廷银每个月把生活费发到自己手机上,然后换成现金拿给老人,并把老人需要的果蔬菜品买好一起送来。此外,洪花和张正朝老人还有“约定”,每天都会见一面,或者通一次电话,确保老人安全在家。

“红黄绿”模式  分类管理促和谐

针对易迁群众规模庞大、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着力解决易迁群众“快融入”的问题,昭通市创新“红黄绿”动态管理模式,根据每户易迁群众的家庭状况,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和帮助。

把家庭有一二级残疾、留守儿童、独居高龄老人等易迁户标注为“红灯户”,由挂联党支部书记、楼栋长进行“日随访”;将内生动力不足、有重病人员、收入在脱贫边缘、三四级残疾等易迁户标注为“黄灯户”,由党员中心户、楼栋长进行“周随访”;对收入稳定、脱贫质量较高的易迁户标注为“绿灯户”,由楼栋长进行“月随访”。通过逐一研判到人、精准标记到户、合理界定标准、实行动态更新,实现了对易迁群众的科学管理。

“红黄绿”管理模式可清晰掌握每户易迁群众的家庭状况。杨旭东 摄

卯家湾安置区69岁的易迁群众明在翠是独居老人,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按照“红黄绿”动态管理规定,社区将明在翠列为“红灯户”,由社区干部每天上门随访,帮助她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一次,明在翠突发急性肠胃炎,万般无助时,正好社区干部上门随访。社区干部立即将明在翠送往医院救治,并轮流值班帮助其办理有关手续、照料一日三餐,直到她在外务工的儿子赶回。“当时要不是有社区干部上门随访,我这条命可能就没了。我生病时也是他们照顾我,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事后,明大妈感慨地说。

同时,为更好进行社区管理,让社区的“红灯户”“黄灯户”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昭通市还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社区推行文明新风积分制管理,实行文明行为加分、不文明行为扣分,以积分兑换日用商品,引领群众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文明风尚。

“我住的社区有很多空巢老人、残疾人,他们身体不便,难以收拾家里,本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到社区给我积了分,用积分兑换物品贴补家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了进来,社区越来越和谐了。”易迁群众刘学芝说。此前,刘学芝经常义务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整理家务,文明新风积分制实施后,她的善举得到了回报,如今她帮助“红灯户”的积极性更高了。

 “5个一批”多渠道保障就业

“以前总是担心搬到安置区后没有收入,现在有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我在刺绣厂上班,一个月的收入比以前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还要多,现在感觉心里面特别踏实,日子也有奔头了。”从彝良县龙街乡卓基村搬迁到彝良发界新区的苗族易迁群众李艳红深有感触地说。

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扶贫车间。赵连杰 摄

乐业才能挪穷窝,斩穷根。为着力解决易迁群众“逐步能致富”的问题,昭通市结合安置区群众劳动力实际,精准分析安置区群众工作意愿,以户为单位、以意愿为核心、以技能为支撑,全面开展“智志双扶”行动。通过落实组织外输、公益岗位托底、扶贫车间、配套商铺、产业培育促就业“5个一批”措施,确保就业务工覆盖到有劳动力的所有易迁户,实现易迁群众“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针对有就业意愿但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以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昭通市在安置区周边建成帮扶车间50万平方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55家,完成商铺招商招租36万平方米,引进商家1400余户,统筹安置区周边建成的产业基地和企业可就业岗位资源,并设立公益性岗位9100个。

以鲁甸卯家湾安置区为例,安置区配套建设了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引进1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建成高投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食用菌加工厂房、1000个食用菌大棚、1000个蔬菜大棚、5000亩香葱基地,加上藤编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企业,可就地就近解决6000余人的就业,就业人员每年可增收2.56万元。

组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外出务工。赵连杰 摄

同时,昭通市充分发挥易迁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多层次技能培训体系,分类分岗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每个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努力提升他们“找工作”的本领。全市各安置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4.75万人次,让2万余名从未务过工的“庄稼人”走出家门就业,1000余名从未做过生意的“山里人”在安置区商业广场摆起了地摊,600余名群众租赁安置区商铺当起“小老板”。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19.8万易迁劳动力,通过“5个一批”促就业措施,已实现稳定就业18.29万人,就业率达到92.37%。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曾永会 通讯员 钱旺 陈章永)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篇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