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永会  >  正文

景迈山古茶林:接力千年的“护茶史”

2022-09-21 17:37:34  来源:云岭先锋网

站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高处远眺,村落深嵌在古茶林中,层叠有致。在这片森林秘境中,人与茶共生共存,爱茶、护茶、用茶,已成为景迈山世居民族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明年6-7月召开的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如果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申遗成功的项目。“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古茶林。”景迈山布朗族茶祖的遗训,在古茶林中回响千年。景迈山上,数十代人接力千年的护茶史仍在继续。

景迈山古茶林核心保护区 曾永会/摄

一叶传千年  先民的护茶智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澜沧县城70公里,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缓冲区11927.85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景迈山上,一缕茶香流转千年。据史料记载,10-14世纪,布朗族、傣族前后迁徙至景迈山定居,并开始驯化栽培茶树,逐步形成万亩古茶林。古茶林与古村落的布局尤为巧妙,采用“垂直海拔土地利用”方式,形成 “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景观结构,彰显了先民遵循自然、保护古茶林的智慧。

在景迈山海拔1140-1600米之间,有5片栽培型古茶林,面积共计1180公顷。茶林外围保留有宽约40米的森林防护带和防护林,起到防风、防虫、防冻害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村寨选址位于雾线以上、茶林之中,海拔约1280-1500米之间。海拔更低处则是农田、新开辟的台地生态茶园、经济林地。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景迈山先民的护茶经验与兵家作战法则不谋而合。

傣族、布朗族等世居民族熟悉古茶树生长习性,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直接在森林中育茶种茶,使茶林呈现出立体群落结构,并因人工干预形成茶树优势群落。这种林下茶种植方式,不仅有利于调节森林空气湿度,还形成了更多漫射光来促进茶树生长。

古茶树 曾永会/摄

先民对古茶林的管理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间伐高大乔木为茶树争取生长空间;保留或移植有利于茶树生长的植物,以提高茶叶品质;依靠自然落叶为茶树提供营养;基于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管护古茶林的方式“极简”,却极为有效。  

立法与申遗 护茶更上一层楼

纵使岁月变换,茶农保护古茶林的初心不改。“景迈山的古茶树不施化肥、不洒农药、不修剪,这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规矩。”翁基村村民晒坎家的8亩古茶林,依然延续着古老的管护方式。

千百年来,景迈山世居民族谨记茶祖遗训,延续祖祖辈辈种茶、护茶的传统,在民间自发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古茶林的“村规民约”,比如,严禁在古茶林内使用化肥、农药,严禁毁灭性采摘等行为,严禁在古茶林内种植其他农作物……违者,会面临轻则罚款、重则列入诚信黑名单的惩罚。

相较于民间自发形成的“约定”,当地政府部门则用立法举措,将古茶树保护工作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近年来,当地政府修订完善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27部针对古茶林保护的规章制度。今年7月22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完善立法,严防严控一切有损景迈山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的行为发生。

古村落与古茶林共存了上千年 曾永会/摄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已进行了12年,积极申报遗产项目,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茶林。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介绍,按照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必须要具备三个要素:5片古茶林、3片分隔防护林和9个传统村落。为了保护好“三要素”的完整性,当地政府通过“科技设备+人工巡护”的方式进行监测、管理,为景迈山古树茶贴上“保护膜”。

保护与开发  算好发展的“加减法”

虽然大部分景迈山村民坚守着爱茶护茶的祖训,但早年间茶叶市场的乱象也催生了一部分“冒进者”。

19世纪60年代,景迈山建设了现代茶叶加工厂——惠民茶厂,开始规模化生产销售茶叶,而古茶树的产量不足以支撑茶厂的消耗。19世纪90年代,景迈山开始毁林种茶,建设“高产密植”的现代台地茶园。“这样的种植模式不打农药不施肥是不可能的。”村民们回忆。

古茶林中的生态群落 曾永会/摄

这样“自毁”式的种茶方式,让村民们很快尝到“苦果”:生态系统被破坏、茶叶品质下降……2007年以后,景迈山进行生态茶园改造,又回归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

有了前车之鉴,如今普洱市对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与开发有了更为成熟和理性的思考。

“‘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这是我们下一步对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和开发思路。”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介绍,以后旅游开发项目主要建设在景迈山下缓冲区以外,山上的古茶林遗产核心区,则坚持“不开发、只保护”的原则,并且要把山下项目开发获得的收益,投入到对山上古茶林的保护中。

茶叶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曾永会/摄

在保护古茶林的过程中,张丕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力量的悬殊。病虫害防控、森林防火、外来物种入侵、文化冲击等自然或非自然因素,都是保护古茶林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古茶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终归要遵循一个原则:顺应自然,积极引导。”张丕生说。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秦科 

责任编辑:马萧

48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