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代养牛,“犇”小康! ​

2022-09-05 17:45:44  来源:云岭先锋网

在昭通市盐津县柿子镇三河村先锋村民小组的养牛场里,撒料机在过道中穿梭,300多头安格斯肉牛探出头大口吃着草料。先锋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黄吉海在牛场里转悠着,仔细检查牛的生长情况。2021年,黄吉海带领村民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村民认领、合作社代养的方式发展肉牛产业,目前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抽签领牛保公平

2020年,盐津县开始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助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养殖期间,政府对养牛场实行“见犊补母”“养牛贷”贴息、养殖保险等。

面对一系列优惠政策,黄吉海决定带领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他先后到肉牛产业发展较好的昭通市大关县、昆明市寻甸县等地考察,了解肉牛养殖模式、市场行情等。

经过认真调研,2021年,黄吉海牵头成立了盐津先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等组成理事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出资、农户参与,在村中建起养牛场。

为保证肉牛的品质,合作社最终决定从内蒙古一家养殖基地统一购买种牛。同时,合作社帮助有认养意愿但资金不足的社员申请“养牛贷”。

为公平起见,合作社为每头种牛进行编号,由村民抽签认领种牛并签署协议,村民可将种牛领回家自行喂养,也可交由合作社代养。

给牛戴上二维码

刚开始,村民们对办养牛场、代养牛心存顾虑。先锋村养牛的人不多,经验不足,并且买一头种牛要上万元,他们担心如果养不好,损失太大。“牛养死了怎么办?”“牛都关在一起,怎么分得清哪头牛是谁家的?”村民纷纷提出疑问。

为消除村民的担忧,黄吉海率先认领了12头牛。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党员等纷纷响应。“把牛养好,才是解决村民担心的最好办法。”黄吉海说。

养牛场引入“溯源系统”,每头牛耳朵上都戴有一个二维码名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该头牛的来源地、品种、年龄、接种疫苗状况、主人信息等资料一目了然。养牛场的圈舍划分为格子间,每间悬挂“圈舍明白卡”,注明牛耳标号、户主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这样能有效解决群众担心的“养混”问题。

此外,养牛场还采用“半机械半人工”的方式进行科学养殖,拌料、撒料等工作均由机械操作,工人只需负责打扫卫生。整个养牛场只需2名工人就可完成日常养殖工作。养牛场的大部分人力物力都投在技术上,目前养牛场共有5名技术人员,每天对牛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进行处理。此外,云南省农科院专家李天明教授、盐津县农科站的技术人员也经常到养牛场进行技术指导。

看到养牛场办得红红火火,牛养得比自家好,村民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吸纳村民102户。养牛场里的肉牛,已从最初的90多头发展到如今的310多头。

稳赚不赔的买卖

“对村民来说,合作社代养牛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黄吉海说,首先,村民买牛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推出的“养牛贷”,贷款利息为5.93%,其中5%的利息由政府补助,其余的0.93%由合作社承担;其次,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肉牛出现生病、死亡等情况,损失由合作社承担,合作社赔偿村民买牛的本钱后,再通过保险理赔。如果遇上市场行情不好、配种不成功等情况,合作社将保底支付村民买牛的本钱。再次,为牛买保险的费用、配种的费用、养殖成本等费用均由合作社承担。也就是说,村民无需投入时间和养殖成本,就能坐等分红。

合作社垫付的资金从哪里来?黄吉海解释道,合作社的资金一部分来自贷款,一部分由政府补助,还有一部分来自养牛的收益。牛出栏后,每卖一头牛,扣除购买成本和养殖成本后,所得利润抽取200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后,剩余的利润由合作社与村民按5∶5分成。

“发展肉牛产业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后期的收益较高。”黄吉海说,可获得两笔收入,一笔是售卖肉牛的收入,一笔是母牛产仔后,卖小牛的收入,平均每头小牛可卖3000余元。预计今年底,先锋村养牛场的受孕母牛将第一次产仔,村民们将获得第一笔肉牛养殖产业带来的红利。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养牛小康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