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讲坛(职场)  >  正文

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十二)

2023-02-21 17:07:35  来源:《云岭先锋》2023年第2期

木 子

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经常对照初心使命,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努力学习,扎实干事,健康成长。

三十三、不怕有个性,就怕太任性

“个性”不是罔顾他人的标新立异,也不是装腔作势的故作深沉,更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行我素,而应是一个人所独有的标签与风骨,是独立的思想,是让人欣赏的个人魅力,或雅致,或粗犷。有个性的人,往往会被其他人认可与赞赏,往往会在一个团体中脱颖而出。人人都有个性,领导干部也不例外。领导干部若有好的个性,就会表现为公道正派、谦和有礼、刚直不阿、雷厉风行、一心为民,而坏的个性往往表现为一意孤行、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但无论什么样的个性,如果肆意妄为、为所欲为,就会变成“任性”,随之而来的就是放纵个人私欲,置组织程序、法律规定和民生诉求于不顾,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专断独行,把公权当作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最终堕落成蛀虫。

(一)良好的个性胜于聪明的才智

毛泽东在强调坚持原则时曾经说过“不要把棱角磨掉”。有“个性”的领导干部通常是仗义执言、敢于挑战的先行者,是勇于改革、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实干家,是敢于触犯部门和局部既得利益、关注民生利益的贴心人。能干者往往有个性,有魄力,在社会转型期和发展关键期,这种个性与魄力会带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破开固有的利益藩篱,抓住发展机遇。最好的个性是融入团队。有人说:“所谓集体,就是各具性格却能融为一体。”一个真正的集体是允许每个人都拥有色彩的。一个领导班子就应该保持一个基调,但每位领导干部又都是各不相同的音符,按照同一个规则就能谱出和谐的乐曲。要学会在团队中寻找归属感,把个人的价值融入集体的价值之中,让自己所拥有的个性变为一种能力,找到能够释放的地方。要坚持在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释放个性能量,集聚“金点子”,拿出“新钥匙”,最大限度地集中智慧与力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最美的个性是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责重如山岳,能者方可担之。真正有个性的领导干部,都是有能力的人,是敢作敢当的人,他们能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有能力、有勇气承担后果。领导干部既要把分内、职责内应该履行和必须做好的事情、完成的任务做好,又要在没有履行好岗位职责时,承担不利后果和责任。有这样的责任担当个性才是群众最愿意看到的。

(二)不把任性错当“个性”

时下,“有钱就是任性”“有权就是任性”等一些词语蹿红于网络、活跃在媒体、调侃在坊间。不少领导干部错误地将“任性”与“个性”画上等号,把拍脑袋作决定的任性当作敢于决策的个性,把拍桌子发飙的任性当作勇于碰硬的个性,把拍胸脯表态的任性当作为民服务的个性。其实这些以“个性”自居的领导干部,个性张扬的背后都是政治素养、个人修养、法治意识、为民情怀缺失的任性妄为,损害的是国家利益,阻碍的是地方发展,伤害的是群众感情。将“任性”关进法制的笼子。《菜根谭》讲,“畏小民则无豪横”。从个性到任性,固然是私欲的膨胀,更是权力失去监督和控制之后无法无天的狂悖。领导干部可以有个性,但有个性不可纵个性,存个性不可依个性,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否则任性用权,就会栽跟头,甚至身陷囹圄。要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准则,以上率下,多做善做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在以制度的笼子关住权力猛虎的同时,以党性和修身养性管住内心的任性,内外兼修,保身利国。让“任性”戴上规矩的镣铐。有哲人说过:“负责任的自由,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任何领导干部,资历再深、贡献再大,可以有个性,但不能任性,都应当谦虚谨慎、严格自律,而不能把权力、能力等当成亵渎法纪、越轨违规的底气和资本。领导干部用权不能任性、说话不能任性、做事不能任性、守纪不能任性,都应按规矩制度用权,按党纪国法办事,只要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符合规则、符合制度、问心无愧,就要担当起来、坚持下去。

(三)以党性引领个性

毛泽东曾经指出,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任何一项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这种个性必须是与党性统一的。”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深刻阐释了党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一些领导干部跟着感觉走,由着性子来,作风霸道,行事随意,总以“个性太强”来粉饰装裱,甚至当作“光荣的缺点”到处炫耀,但这些问题跟个性强弱毫无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党性缺失所造成的。因此,个性是把双刃剑,只有在党性的正确引领和培塑下,才会得到健康发展,成为领导干部成就事业的基石;相反,一味放纵个性就会发展为任性,使领导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把理性置于个性之前。领导干部拥有领导权、决策权、管理权,个性一旦张扬,就会直接影响到依法领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讲理性,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鉴别力,坚持勤以修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崇尚社会主义道德,知荣明耻、躬身修德,自觉做到服从真理、服从科学、服从法律,不偏离客观规律和法治要求,赋予个性更实在、更广泛的内容,使之更贴近群众、富于人情、体现科学,让理性始终跑在个性的前面。让个性融入党性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离开党性的个性就像无本之木,是经不起风浪和考验的。在价值追求多元、崇尚个性张扬的当今社会,领导干部更要加强党性锻炼,发挥个性特长,自觉用党性管住个性、塑造个性、升华个性,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领导干部无论资历深浅、贡献大小、职务高低,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都必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把明大德、严品德、守官德作为自己的个性,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

(四)把任性修炼成韧性

“任性”与“韧性”,两个词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从一定程度上讲,二者甚至是一种对立关系。任性的人奋斗目标不明确,凭臆想做事,或朝三暮四、或反复无常、或见异思迁。过于任性的领导干部做事都不会有韧性,而有韧性的领导干部,他们在事业上或个人发展上,大都注重科学选择、科学决策、科学实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最终必能取得理想成效。一时任性千古恨。近些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纷纷落马,皆因各种“任性”,有的滥用职权,有的贪污受贿,有的徇私枉法。“有权不可任性。”领导干部手握重权,任性妄为只会滥用权力,而用权不正,则会损民危党害国。“有权不可任性”对领导干部而言是“警示语”,但对人民群众而言则是“定心丸”,警示领导干部不可胡作非为,任性逾越制度的红线,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始终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领导干部虽不可任性,但不能缺了韧性。韧性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始终持守初心、勇往前行的根本基石。尤其在面对“两个大局”的重要关口,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在反腐败的攻坚时期,只有选择韧性面对,对外敢于斗争,及时适应瞬息万变的客观形势,对内克服自身懈怠、自满、自足等不良状态,培养强大的弹性、抗逆力、复原力,做到持续生存、生长并走向成熟,才能扛起历史的重任,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打好扎实的根基。

三十四、山头主义要不得,团团伙伙靠不住

从古代的“认门生”到现代的“认干亲”,似乎非要沾点“亲”,爬上某个“山头”,进入某个“圈子”,才有和高官显贵搭话的资本,走上晋升牟利的“快车道”。殊不知,这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走上了“山头”也就埋下了祸端,进入了团伙也就套上了枷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要出事。搞山头、拉团伙谋的是个人私利,而不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往往致使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于党于国,岌岌可危矣。领导干部切不可搞沆瀣一气、朋比为奸的那一套,还是要以道相交,还淳返朴,竭诚相处,互帮互助,才是真正的相得益彰。

(一)莫被“小圈子”圈住脚

邓小平曾经说过:“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剖析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不难发现,在许多落马贪官的背后,都有“小圈子”的影响。一些人之所以热衷搞各种“小圈子”,就在于信奉“朝里有人好做官”“进了圈子才算进了班子”。正是由于这种“山头主义”“圈子文化”,让一些领导干部丧失了党性,漠视了国法,在相互的称兄道弟、抱团扎堆中滋生腐败,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古人尚且知道结党营私、搞“小圈子”的危害所在,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对其危害应该更清楚。许多堕落的领导干部,刚上任时也曾廉洁敬业、克己奉公,只因在“八小时以外”的“小圈子”中慢慢放松了自律,丧失了党性原则,才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不但影响了党的形象,最终也将自己葬送。领导干部要慎重对待自己的社会交往,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交际,自觉地把宝贵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做到既守住底线,又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越雷池一步。“禁于未然之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东汉政治家荀悦曰:“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在打着各种名义的“小圈子”面前,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思想站位,强化政治修养和道德锤炼,涵养大格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事业观,自觉地管好自己的“小爱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禁于未然,不入任何形式的“小圈子”,规范用权,洁身自好,多干正经事,少动歪脑筋,谨防各种“小圈子”的围猎,千万不能让“小圈子”毁了自己,辜负组织、辜负人民。

(二)靠团队,不要靠“团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领导干部更应该以公正无私之心对待组织和同志,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事实表明,一个单位如果“山头主义”盛行,大多是因为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过硬,自己不讲政治、不守规矩,导致“山头”林立、拉帮结派。朋党兴,政事乱。团团伙伙为害深远,决不能容忍姑息。唐代牛李党争绵延几十年,致使贤才不依附党派难以获选,朝中内耗过多,藩镇乱局无力遏制。北宋朋党之争,新旧两党轮番主政,直至南宋偏安仍争斗不已,国运终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官员纷纷落马,其中不乏大搞人身依附之人,将正常的人际交往扭曲为利益输送的桥梁,将党和人民赋予的信任和使命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直接导致政令不通、阳奉阴违、党风败坏、腐败滋生。以史为鉴,对于这些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的“集团”“山头”“团伙”理应严厉打压、绝不姑息,方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团队在于公义,团伙耽于私欲。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团结是君子所为,出于志同道合的感召并肩而行成为团队;结团是小人所为,本着一己私欲的追求结党营私而成团伙。以利相交,必不长久。领导干部要分清公私边界,保持好同心同德、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谊,从有利于工作和人民的角度出发,不搞内耗,不搞人身依附、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抛开私心杂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一个团结、包容、廉洁、实干的团队,同心同向发力攻坚,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所向披靡。

(三)融入人民群众的“朋友圈”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古往今来,人心向背,是政权稳定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主动与群众交朋友,主动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圈”“朋友圈”的大圈子,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大的靠山,就能避免“山头主义”“圈子文化”的侵扰。察民情,知“朋友”事。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成为真正的朋友,就得和群众以诚相待、坦诚相见,进千家门、听千家言、知千家事,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了解民意,广泛听取民声,知群众之所想,道百姓之所需,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站在群众的立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以心换心地和人民群众交朋友,才能与群众之间没有隔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重民生,助“朋友”富。领导干部要与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朋友,就不能在朋友贫困孱弱的时候,弃而远之,也忌讳“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要积极探索助民富民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其收入,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解民忧,暖“朋友”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成为真正的朋友,就要做到群众吃不好自己就食不甘味,群众住不好自己就夜不能寐,做群众的知心人,真心急群众之所急、耐心听群众之所求、用心解群众之所忧。全力以赴地为群众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兑现答应群众的事,决不能耍花架子、动嘴皮子、做表面文章,要将群众的事情放在心里、抓在手中、扛在肩上,把事关民生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涵养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山头主义”“圈子文化”都是因为政治生态遭受污染形成的恶劣现象,反过来,“山头主义”“圈子文化”又加剧了政治生态的破坏。净化政治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但重点是需要从根本上抓好关键少数,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猛药去疴、正风反腐,让“山头主义”偃旗息鼓,让“圈子文化”销声匿迹。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用好的导向引领好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人抓起,从人做起,也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政治生态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而“一把手”更是“关键的关键”。只有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班子“一把手”,才能以上率下、上行下效,实现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标准,精挑细选“一把手”,突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决不能让拉帮结派、我行我素的所谓“能人”“强人”担任“一把手”。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注“一把手”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发现搞好人主义、放任拉帮结派的及时调整,发现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没有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政治生态系统中,“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能够有效防止和遏制山头主义,形成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领导干部要认真过好党内政治生活,让其发挥“大熔炉”的功能,才能“百炼成钢”、不惧腐化。要克服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在政治生活中提升党性,从己做起,大力培育有话当面说、有话摆到桌面说的好风气,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不推诿扯皮,不贪功诿过,不搞无原则的纠纷,从而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最终实现自我净化,不断超越,让政治生态浊雾消散,民风社风月朗风清。

三十五、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集中体现为干部身上的官气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欺软怕硬、做官当老爷、官官相护、贪污腐败的领导作风。无论是形式主义还是官僚主义,都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与新时代好干部“为民服务”“勤政务实”的标准背道而驰,是党和人民的大敌,是一种必须坚决革除的不良官气。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祛除“官老爷”的派头,消除“衙门”的作风,以“接地气”祛除“官僚气”,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官气不除,民气难聚

毛泽东曾说:“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官气,往往与人民至上、以民为本的民气相抵触,必须坚决防止和摒弃。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总喜欢高高在上,说官话、摆官谱,高看自己,把自己当“老爷”,盛气凌人、装腔作势,把“官场”当“秀场”,一言一行摆架子,一举一动讲排场,颐指气使,呼来喝去,作威作福。殊不知,在耍足了官威、过足了官瘾之中却失了“民气”、丢了民心。领导干部的本色是社会普通一员、本质是公仆。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深情地写道:“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党的性质决定领导干部任何情况下都要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始终牢记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切不可忘记党的宗旨,切不可脱离人民。只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论”思想,时时想着人民、事事为着群众,知民情、懂民意、惜民力、解民难,保持和维护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然也就能荡涤官气、汇聚民心。走出官本、坚守民本,才能不忘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道至理,历来如此。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准的“官本位”是封建主义的残余,理应早已被时代所摒弃,更是与中国共产党人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相背离的。领导干部坚守民本,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以权谋私、绝不脱离群众、绝不与民争利,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使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深深扎根在思想中,全面落实在行动上。

(二)要有“官样子”,不要“官架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所谓“官样子”就是好形象。现实中,有不少领导干部“官样子”不怎么样,“官架子”倒不小,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言行庸俗、平庸无能,甚至当“两面人”“两面派”,与习近平总书记给“昏官、懒官、庸官、贪官”画的像并无二样。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领导的官样,就如一个单位的“品牌”,可以激发并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弘扬清风正气,发挥榜样的作用。一个地方干部队伍的整体样子,就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软环境”,对社会风气形成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强烈的引领作用。领导干部要珍视自己“为官”的形象,不搞特权、不耍威风,要重品行修养,以科学的世界观修己、以正确的人生观立身、以鲜明的价值观明志、以干净的权力观为官、以务实的政绩观行事,遵规守纪、洁身自好,通过一言一行树立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官德只在民心里,名声自在百姓中。同样是为官一任,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却人去声犹在,永远刻于人们心中。原因很简单,干部之德在为民。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只有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干出让群众满意的政绩,在人民心中留下一个好口碑,只有正确把握“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才能不负为政之德,获得百姓拥戴。只要把群众放在心上,自然也就会被群众放在心上。

(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远在路上

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无小事,关乎个人成长进步,更关乎事业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旦成形,危害巨大。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形象带来致命损害、对事业发展和工作推进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优良的作风是保持良好形象、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党的干部作风好,就能出战斗力,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领导干部作风不好,就会消解战斗力,党和人民就会离心离德,党的事业就会地动山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的本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的本质是官本位思想作祟,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往往是官僚主义逼出来的,领导干部搞官僚主义,下属就会以形式主义应对。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观念,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作风建设,充满激情地开展各项工作,以党性原则为镜子,不断矫正工作方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蔓延。谨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疲劳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典型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之弊“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攻坚战、持久战。领导干部必须从自己心中的“墙”拆起,从身边的“墙”拆起,今天拆除一块“砖”,明天搬走一块“石”,让党与人民群众更加“水乳交融、鱼水共存”。做到带头转变作风,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四)以求真务实之风吹散官气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一重要论述,再次强调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求真务实能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所遁形。唯有求真务实之风常吹、吹长,彻底荡尽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才能让官气烟消云散。去官气,才能接地气。人民群众厌恶官气,只坐在主席台上会让人敬而远之,站在群众中的领导才更可爱。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千方百计地去“求真”,求得事情的真实面目和解决问题的“真经”;满腔热情地去“务实”,扎扎实实地为民造福。多到基层调研,少些官气,多些和气;少些随行人员,多些调研报告;少些空话套话,多些真知灼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着眼,对上级不迎合、不恭维,对下级不欺瞒、不愚弄,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陋习,和群众在一起,与他们交心,处朋友、当亲人,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除官气,才能正风气。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一心只想品官味、过官瘾、长官气的领导干部,必然缺少清新之气、质朴之气、正义之气,与群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隔阂就会越来越深,最终带坏党风政风。领导干部要从“生活自理”着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入手,从细节改起,清除作风“盲点”,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扼杀在摇篮中,把端正党风、改进政风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改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玩虚的、不讲空的、不弄假的,驰而不息地巩固成果、防止反弹,让官气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