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土特产”当以“产”为旗,切忌“傍大款”

2023-03-16 17:37:33  来源:云岭先锋网

看上去不起眼,创造的产值却着实令人惊叹,这就是“不可貌相”的“土特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柞水木耳、柳州螺蛳粉等地方特色产品,更有涪陵榨菜从“国民下饭菜”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名腌菜”。“本土的就是世界的”,市场不会在乎你的“出身”,只会在乎你的“成色”。

揆诸现实,土特产依然存在原字号多、精深加工少的问题,甚至因其为“三无产品”遭遇“职业打假”又或者包装“傍大款”“傍名牌”被迫卷入“涉地理标志商标纠纷民事案件典型案例”风波......产销环节的梗阻也尚未完全打通。

“土特产”三个字,以“土”为本,尊重地方的资源与禀赋;以“特”为魂,理顺乡亲的需求与期待;以“产”为旗,包容潮流的进步与更新,大有文章可做。诚然,缺了“土”,产业根基不稳;失去“特”,竞争优势不足。但笔者认为,没有“产”,土特产终究是“土里土气”,成不了“爆款”,固“土特产”当以“产”为旗,但切忌“傍大款”。

让土特产成“爆款”,要紧盯市场需求,努力打好“创新牌”。如今,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阶段性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紧跟市场动脑筋、谋出路,才能让农业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拿泰国烧烤椰为例,普通的椰青经过烘烤,去除了纤维部分,留下的完整部分可以保鲜6个月。此举并未涉及什么技术难题,却使产品实现了从普通水果店铺到超市精品零食货架的跨越。又如,澳洲一款针对孕妇的奶粉,打出“愿你生子归来,依然少女身材”的广告,十分引人注目.......实践证明,小小的土特产,只要弄清楚“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能做什么”的问题精准定位,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也有可能成为高、新、炫的“爆款”产品;只要紧盯市场需求,努力打好品类创新、挖掘卖点、提炼机理、包装创新、价值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创新牌”,一样能出奇制胜,土特产也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饭碗”。

让土特产成“爆款”,切忌“傍大款”。一方面,核心是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多在融合上下功夫、在业态上开新路,从源头种养延伸至加工分选、仓储保鲜、包装运输、电商销售等多个环节,从深耕一产拓展至三产融合,将过去“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土特产,让农民从中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再者,理智面对“职业打假”。对土特产销售者而言,要严格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办理经营许可证,并严格在许可范围内经营,也可将制作和生产过程进行直播展示并进行讲解说明;在出售过程中,应主动说清楚这是自己家庭制作的产品,属于家庭手工制作,并非工厂加工,同步做好售后服务;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仔细甄别,通过查看店家的营业许可证、生产日期、生产工艺、货品来源、商品评价等多方面之后再进行购买,避免“职业打假人”钻空子。另一方面,坚决杜绝“土特产”“傍大款”。包装混淆商品来源、网店链接关键词随意“搭便车”、采购知名商标散装销售礼盒侵权......土特产的设计、包装、营销中,笔者认为可植入乡愁元素,进而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变卖产品为卖文化、卖服务,一味“傍大款”不仅有侵权风险最主要的是对不起“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只有当一个个地名与一种种产品组成的搭配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一桩桩响当当的支柱产业才能在广袤乡村漾起无穷活力。

(通讯员朱海涛)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土特产切忌大款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