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党员干部切莫在“小圈子”里“作文章”

2023-03-23 16:47:09  来源:云岭先锋网

“圈子”,原本是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圈子”文化却逐渐变了味,失了真。从纪检监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可以看出,热衷于“建圈”“入圈”的党员干部不少,他们在“小圈子”里面“作文章”,拉帮结派,将“小圈子”变成不良风气和贪腐的温床,破坏党内团结,污染政治生态,贻害无穷。党员干部要时刻谨防“小圈子”后面的“大问题”。

严防小圈子成为腐败的“根源地”。“背靠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做官”是某些党员干部深谙的“为官之道”,也是促使他们热衷于建立圈子,经营圈子的“诱因”,他们在一个个圈子中“占山为王”,上级笼络下级,下级依赖上级,开后门、走捷径,沆瀣一气,利益均沾,共同谋私,玷污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和风气。

谨防小圈子成为致病的“传染源”。党内“小圈子”文化悄然盛行,形成了“进圈就是近功利”的歪风邪气,极易让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有利可寻。甚至有党员干部认为,不进圈就是“落伍”,不进圈就要“挨打”,模糊了是非观,盲目跟风进圈,被圈子文化腐蚀,最后导致一个干部患病,传染一片干部生病,出现了“塌方式”的腐败。

慎防小圈子成为利益的“围猎场”。“小圈子”的建立,往往是从朋友圈“变异”而来的,明面上被冠上了“喝茶圈”“养生圈”“打球圈”的“美名”,背地里行的却是利益输送、钱权交易的不法勾当。“圈中”干部对此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圈子的中心,陶醉于众星捧月的感觉,殊不知,“小圈子”早已成为利益的“围猎场”,“圈中人”都不过是不法商人、政治掮客们的猎物。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党员干部要树牢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坚决摈弃私心杂念,破除“圈子文化”,在为人民服务的篇章中写下优异答卷,而不是在“小圈子”里面“作文章”,搞“小动作”。

不在“小圈子”里面“作文章”,就必须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党员干部要用党的科学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练就思想上的“钢筋铁骨”,坚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行得远。

不在“小圈子”里面“作文章”,就必须多除思想上的“杂草”。“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员干部要牢守底线,自觉净化朋友圈,坚决摒弃私心杂念和特权思想,时常修剪欲望,不让欲望的杂草丛生,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小圈子”不攻而破、建不起来。让大家都把智慧和精力放在踏实苦干上来,用实干书写为民服务的答卷,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而不是搞团团伙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小九九”。

不在“小圈子”里面“作文章”,就必须检身正己多“体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各级党组织要扛牢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自我革命,扎紧制度的篱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严防党员干部“建圈”和“进圈”。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牢纪律规矩意识,切实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遵规守纪,不踩红线、不碰底线,以上率下,自觉远离小圈子,自觉同各种“小圈子”作斗争,坚决破除“小圈子”的围猎。

陆尚竞(景谷团县委)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党员干部切莫小圈子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