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杨锡畅  >  正文

【先锋对话】百年云大 继往为新

2023-05-04 15:05:49  来源:云岭先锋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20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云南大学举行建校100周年暨创新发展大会

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建校百年来,云南大学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各类人才。云大百年,积淀和凝聚的不仅是入选“双一流”名校的荣光,更是一代代云大人“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胸襟与抱负。

本期《先锋对话》,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走进百年云大,与云大校友、老师、学子面对面交流,探寻传承百年的“云大精神”。

云岭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百年来,这八个字究竟代表怎样一种精神?    

袁嘉谷曾孙、云南大学研究员(退休)袁东:

1923年云南大学成立的时候,董泽校长就聘曾祖父袁嘉谷作为云南大学的教授。后来,我们家人跟随曾祖父的脚步,五代人都坚守在云南大学服务。曾祖父在云南大学教书15年,知道学校艰难,不但前8年不领薪水,还捐银1000大洋给学校,就是想把云南的教育事业搞上去。他还推荐王国维等大家到云南大学教学,拯救地下党的进步学生,这些不仅体现了他的教育理想,也体现了云南“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之精神。   

百年云大 风华正茂

云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精云: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最好概括,就是陈寅恪先生“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格言。惟有思想自由,才能包容不同学术观点、网罗各类人才,不断推动知识创新和文化繁荣。惟有精神独立,才能不为功利主义所左右,不为学术教条所约束,而始终以先进思想和文化品格启发大众、影响社会。也正因为如此,大学才能够始终保持蓬勃创新的发展活力,持续造就一代又一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优秀人才,成为坚守社会良知的重地,引领人类的科技创新和文明进步。回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庆来老校长为什么能够把云大建设成为当时中国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大学精神。正如他在云大校歌中所写,“努力求新,以作我民;努力求真,文明允臻”。这种“求新”“求真”理念,正是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弘扬。  

云岭先锋:自1938年时任云大校长的熊庆来写下歌词之后,这校歌已传唱近百年,可以说是云大精神的生动注解。其中还有一句是“四时读书好,探研境界更无垠”。在校求学期间,您感受到怎样的“探研”氛围?

云南大学1958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汉董:

我们1962届是极为困难的一届大学生。我们1958年秋天入学,1959年初因“大炼钢铁”,我们还要到昆钢王家滩敲矿石。1959年年中时,全国粮食紧张,学生的伙食也紧张了,大家10个人一桌,只有一盆饭,把饭压一压以后,一人切一块。因为吃不饱,大多数学生都很瘦弱,体力也不足。那时我们也没书本,主要靠刻写讲义,而刻讲义的纸都是把报纸打碎,用碱把颜色洗了以后压制成的纸张。印出来的讲义,报纸上的字有些还在。但尽管条件很艰苦,大家仍然继续坚持努力学习。那时,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地存在。1961年,当时的云南大学校长高治国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一篇题为《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的文章。当时,全国那么多有名的高校没有人敢写这样的文章。所以震动很大,师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孙汉董接受云岭先锋记者采访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云南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 王偌崟:

身边的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我们每栋宿舍楼都有自习室,半夜一两点都还有人在里边学习。在考试的关键节点,很多同学凌晨5点就开始到图书馆排队,直到晚上10点关门才离开。大家都在比学赶超,提升自己。而且,学校有“三下乡”等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我们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去年,我和同学还到普洱调研了咖啡产业的发展情况,针对咖农面临的困境,我们通过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提供了建议。

云岭先锋:“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在云大读书期间,有哪些良师对你产生了较大影响?

孙汉董:

教我们有机化学的赵树年先生非常认真,每次上课要连续讲两个小时。我大学毕业以后本来是要分到北京的一个研究所,正是赵树年先生竭力推荐,我才被分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化学方面的工作。赵树年先生非常敬业,他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是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如今,尽管他已经走了,但几十年来,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他让我明白了研究工作没有止境,要不断地向前走。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研究生(昆明原麦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 杨孟衡:

刚进入云南大学的时候,我对于未来特别焦虑,尝试了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挣钱,包括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我身边的老师从来没有把我当成问题学生,而是包容我、理解我作为年轻人的不安分,也懂得如何去抚平一个年轻人内心的焦躁。当时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想挣钱很正常,但你把英语学好了以后也能赚钱,他们耐心地引导我沉下心来学习。也正因如此,我才开始思考自己未来要往哪里去,才有了后来鼓起勇气申请去英国剑桥留学的经历。

杨孟衡给云大学子分享人生经历,他6岁时因电击事故失去双臂,靠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先后进入中山大学、云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就学(云南大学供图)

云岭先锋:走出校门后,“云大精神”怎样影响你的人生?    

孙汉董:

“会泽百家”就是说要取众家之长,不要自我满足。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至公天下”就是说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对我来说,是因国家的培养才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一定要全心全意服务于国家。“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是用不完的。虽然我已经84岁了,但也还是要不断向前迈进,活一天学一天。我还在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每天只要不到外边开会就会到办公室,一方面方便学生能随时找到我,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能跟年轻师生相互学习。  

云大学子拍照留念

杨孟衡:

我们无论身在何方、做什么事,云大的精神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就像我现在在做的事情,一个是运营新媒体号,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学习英语的经验;一个是创办公司,面对青少年开展研学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所能为身边的人,为社会去服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为青少年点亮一盏灯,让他们有希望、有勇气、有方法去实现他们想要去做的事情。   

云岭先锋:云大校歌的最后一句是“以作我民,文明允臻”,大意就是个人要成为民族优秀的人才、学校要建成世界先进水平。如今,云大正在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发力建成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未来之路将如何走?你对学校有怎样的期望?

孙汉董:

我对母校未来建设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流大学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性知名大学抱有很大的希望。一流大学不是速成的,要想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在各方面都需要有相当的积累。我认为云大不仅要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整体提升,还须有自己的特色。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1992级本科生【寰宇博文教育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 龙宇: 

云大在南亚东南亚的名气和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不过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还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作为香港校友,我很希望云大也多安排到粤港澳大湾区考察交流,吸纳大湾区最新资讯,更好地与全世界接轨。我衷心地祝愿母校在新的百年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无人机表演(云南大学供图)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 林文勋:

作为一所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综合性大学,百年来,云南大学始终融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与时代同进步,与国家共命运。一代代云大人矢志不渝,团结奋斗,共同铸就了云大今天的辉煌。云南大学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肩负起一流大学建设的责任,努力开创百年云大发展新局面,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云大力量。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杨锡畅 马萧 谭江华

(除署名外,图片由记者郝亚鑫摄)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先锋对话百年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