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写材料“头疼”不妨从“脚”入手

2023-07-12 16:40:02  来源:云岭先锋网

“材料”是高效准确地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事公务的重要工具。一份用词准确、措施明确、行文逻辑清晰的高质量材料,对于有效推动工作落实起着关键作用;而一份词不达意、文不对题、东拼西凑的“材料”则会严重影响工作开展。因此,熟练运用公文写作,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备技能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写材料”却让部分基层干部感觉很“头疼”,要么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敷衍了事、能拖就拖,像挤牙膏一样“挤一下出来一点”;要么只能从网络上“下载”后,“写”出经过“拼凑缝补、剪辑嫁接”的“众筹”文章来。如此行文,作用不大,危害不小。

其实,“写材料”固然对文字功底有一定的要求,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工作的思路和见解。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材料”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双脚走出来的,只有亲自走访、观察、交流、调查、思考、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因此,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试图“秀才不出门,写尽天下事”才是导致“头疼”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要想写材料不“头疼”,或许可以从“脚”入手。一方面,基层单位要避免“机关化”,督促基层干部抓住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契机,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俯下身、迈开腿、张开嘴、动动脑,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积累经验,在真抓实干中印证真理,同时也为自己的“材料”获取第一手素材,也让他们明白,只有“腰杆子”软下去,“笔杆子”才能硬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单位“笔杆子”的实践培养,不能一味地“压材料”。要杜绝“调研的不写材料,写材料的没资格调研”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留下足够的时间给“笔杆子”们去调查研究,唯有沾上“泥点子”的“笔杆子”,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材料来。换句话说,“脚”上的毛病治好了,写材料自然也就不“头疼”了。

赵磊(漾濞县漾江镇党委)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材料头疼不妨入手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