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探源云南】170万年和4000年前的故事,在这片红土地上交织

2023-07-19 08:39:08  来源:云岭先锋网

“探源云南”主题策划系列报道之三十三

元谋位于滇中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地处滇中高原最低的盆地,海拔1080米,气候炎热,终年无霜。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蜿蜒而来的金沙江水滋润了这片沃土,孕育了无限生机。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

考古学家在元谋盆地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除了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之外,还发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大墩子先民的遗迹。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将大墩子遗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博物馆

2.7米厚的文化堆积

1971至1972年,为了寻找“元谋人”更多的踪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等单位在元谋盆地又进行考察和考古发掘工作。1971年12月23日,人类学者林一璞、张兴永和陈重泰三人发现了大墩子遗址。

元谋大墩子遗址西距元谋县城4.5公里,东靠莲花山,南距“元谋猿人”出土地上那蚌村4公里。

“目前发现的金沙江流域史前考古遗存的资料中,以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出土材料最为丰富。”考古学者黄家祥在《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思考》一文中表示,作为长江上游区域的一处范围近5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别在1972年2至4月、1972年11月至1973年1月前后三次进行过发掘,发掘面积近500平方米,并取得重要收获。其成果以《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为题,发表于《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

在该报告中公布了三次发掘收获:清理了约2.7米厚的文化堆积;发现房基15座、火塘7个、窖穴4个、竖穴土坑墓20座、瓮棺葬墓17座和壕沟(原报告称“沟道”)1条等遗迹;出土数量较多的陶、石、骨、角、牙、蚌等质地的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表现出大墩子遗址具有丰富的考古学文化内涵。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学科的发展,长江上游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故该遗址的重要性就越发显现出来。

大墩子遗址出土的熊、鹿、猪牙和鹿角(罗帅摄)

1999年3月,为了对受洪水威胁的大墩子遗址进行保护性发掘,省、州、县的考古工作者在这片红土地上整整劳作了47天。

前后四次发掘共揭露921平方米遗址面积,出土遗物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2800余件,清理遗迹142处,有房基、火塘、窖穴、墓葬等。

揭示先民生产生活状态

在农业起源伊始,每当播种季节,人们便手持石锛、石斧等农具,集体出村,砍倒一片小树林或灌木丛,然后放火烧光。在灰烬化为肥料之后,土地变得松软,过一段时间再用竹、木、石工具点下种子就可以等待收获。

以上场景便是“火耕”。在大墩子遗址发现的植物种子共有1561粒,其中以粟、黍、稻为主,粟与黍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作物,稻为南方稻田农业的作物。由此可知,大墩子遗址的农业为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的混合农业。在大墩子遗址,这种稻粟混作的农业模式从早期到晚期一直存在。大墩子遗址所处的地势起伏的干热河谷的环境为混合型农业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提供了自然条件。元谋得天独厚的气候使大墩子先民们不必为生计发愁,也说明这里是探索原始农业起源、发展与演变的重要区域。

从已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大墩子遗址先民的生产方式也是如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生产工具,有可开荒种地的石斧、石锛,也有收割作物的石刀、蚌刀,它们是主体锄耕农业的保障。

在元谋人博物馆的大墩子遗址展区,记者看到玻璃柜里展出的炭化粳稻、小麦粉状物等。“4000年前的先民们已经能按需要磨制和加工各式生产工具,并用这些生产工具开始刀耕火种的农业经济。”元谋人博物馆展区负责人段梅表示。

碳化粳稻、小麦粉状物

出土精致的陶制品

在大墩子遗址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造型别致的手捏印纹鸡形壶,该器形似一只肥硕的鸡,且呈蹲踞状,器形为圜底、深圆腹。

“该物件为鸡形陶壶,是1972年从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壶长12.6厘米、宽9厘米、高12厘米,夹砂灰陶,制成母鸡形。器口两侧各有一枚泥泡,状似鸡眼;遍体饰点线纹,象征羽毛;背部和尾部饰三行乳钉纹,作为鸡翅。”段梅介绍说,此壶构思奇巧、制作精致、造型优美,是云南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这件造型可爱的鸡形陶壶不是一件普通器物,而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原始造型艺术当中的生动反映。”段梅表示,通过这件鸡形陶壶可以看出,当时鸡可能已经被驯化,因为如果没有长期的饲养经验,不可能有如此形象逼真的创作。

鸡形陶壶

此外,展区还展出了琳琅满目的石网坠、石弹丸、葫芦形陶瓶、陶勺、陶罐等形状各异的打磨石器、陶制品等。“遗址里分布大量陶片和陶器,说明这里的人类定居时间较长,当有了固定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后,方可从事制陶。”段梅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墩子遗址里出土了鸡、牛、羊、猪的骨骼,除马之外,几乎六畜俱全,现收藏于元谋人博物馆的大墩子遗址动物化石有150余件,主要有猪、鹿、牛、狗等动物化石。“遗址里还出土了豪猪、黑熊、竹鼠、厚蚌、鱼、田螺等野生、水生动物的骨骼,它们是先民们在发展农业经济之余,辅之以狩猎、采集的有力证据。”段梅表示。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杨旭东通讯员:贾冬冬 王珍珍

责任编辑:马萧

48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