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筇竹教授”董文渊

2023-07-03 16:08:44  来源:云岭先锋网

他用30年坚守让珍稀濒危筇竹成为上亿大产业

从30岁到60岁,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用30余年时间,扎根乌蒙山区研究筇竹,用扎实的科研把一个珍稀濒危的物种发展成为上亿元大产业,在带富一方百姓的同时,更让他成了家喻户晓的“筇竹教授”和百姓心中的亲人。因科技扶贫贡献突出,2018年董文渊被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2022年入选国家林草局“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和2023年昭通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董文渊开展技术培训

暗下决心为群众找一条致富路

1993年7月,30岁的董文渊还是西南林学院造林教研室的一名讲师,应省委选派一批科技副县长的号召,他毅然报名。当时,国家正在推进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昭通地区需要一名有林业专业知识的同志去大关县挂职。董文渊接到安排后,毅然告别妻子和只有2岁多的孩子,从昆明来到大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分管林业和科技工作。

来到大关后,经常到山区开展科研工作的董文渊也被这里的条件惊呆了:县城处于滑坡地带,在一个很陡的大坡上,全县99%都是山地。“当年,到县城住了一个多月都还会被梦惊醒,因为总是担心会从坡上滑下去。”董文渊回忆。

董文渊开展退化筇竹林生态高效修复技术培训

挂职后,董文渊开始广泛调研,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他用双脚跑遍了大关县11个乡镇,初步认识了大关县自然情况: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资源禀赋差。一次,董文渊在调研中遇到了一件“怪事”: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背着沉甸甸的烤烟走到一座桥上,把烟叶一把一把抓起来撒到河里。

董文渊问老大娘:“辛苦栽出的烤烟为何要丢掉呢?”老大娘说:“烤烟不达标,卖不出去。留着猪也不吃,只好丢了!”老大娘的话和脸上的表情,深深地刺痛了董文渊。作为一名科技副县长,他暗下决心要为当地老百姓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

下乡调研巧遇珍稀筇竹

“能不能从大关分布的这些植物里,找到一种经济前景好的植物,为当地百姓谋一条出路?”之后,董文渊开始广泛探索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在任科技副县长的两年时间里,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研究探索过茶叶、核桃、白蜡、五倍子等经济林栽培。

一次,到木杆镇调研时,董文渊发现了一种长得很细、竹节突出,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罗汉竹的竹子。老乡告诉他,这竹子的竹笋很好吃,味甘鲜嫩,但是他们都舍不得吃,因为采的笋可以卖好价钱,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1993年时,这种竹笋就可卖到三四毛钱1斤,而当时的白菜才几分钱1斤。”董文渊回忆。

董文渊查看筇竹长势

调研回来后,董文渊查阅资料,发现这种竹子1980年才正式命名为筇竹,是全国500多种竹子中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乡土经济竹种,仅分布在云南滇东北与四川交界处金沙江两岸的狭长地带,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细细了解后,他发现这种筇竹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成为云南大宗出口土特产品,每年都被带去参加广交会。

春季发笋时,老百姓为了多挖竹笋,从早上5点就开始一批接一批上山,进行地毯式采笋,一根母竹笋也不留,竹子最高就1米多,不过小指头粗细,退化严重。“筇竹的经济价值高,但因缺乏科学指导,所以大关县的筇竹从原来的几十万亩萎缩至4万余亩,已处于濒危状态。”董文渊说。

当时,董文渊两年的挂职期已满,作为副处级干部,他原本可以回到学校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过更舒适的生活,但是,董文渊想着担任行政领导后搞科研的时间就少了,为此,他毅然请辞行政职务,继续留在大关做筇竹研究。

成功突破筇竹种子育苗技术

当时,全国还没有人从事筇竹研究,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董文渊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程来这么偏远的地方从事这么一个不知名的竹子研究。“心里总觉得,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既然当了科技副县长就得为当地老百姓做出点什么来,有一种使命感吧!”董文渊说。

来到大关后,没有住的地方,就住在当年一位同事农村老家的房子里;科研经费不足,就自己掏工资;没有科研助手,就自己上。发笋季节,为了弄清竹笋生长动态,董文渊就和研究伙伴蹲在山上的窝棚里几天几夜,每隔2个小时测量30根竹笋的高度和粗度,记录气温、地温。持续三年的付出,董文渊掌握了筇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第一手科研材料。经过漫长的试验研究,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退化筇竹林生态高效恢复的技术。“原来筇竹也能长三四厘米粗,高度也可以长到六七米高。”董文渊感慨。

1998年,董文渊用筇竹开花结出的种子成功培育出了竹苗,2000年他完成了《筇竹无性系生长及栽培机制的研究》博士毕业论文,2006年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筇竹无性系种群退化及恢复机制的研究》。2007年-2010年,董文渊带领的团队顺利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筇竹子专题的研究,筇竹研究的理论与技术走上了国际舞台,筇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

2012年到2016年间,通过主持完成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董文渊团队成功突破了筇竹容器育苗、人工造林与高效培育技术,并建立了1000多亩的试验示范基地,为大规模人工竹林培育打下了基础。

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筇竹教授”

“刚开始,农户还不太愿意栽,我们不仅给竹苗、送肥料,还出工钱让农户在自家地里种竹子,老百姓口口相传,加上不错的经济效益,农户种植积极性慢慢提高了。”董文渊说。边研究边向老百姓无偿推广并提供技术指导,管护得好每年每亩筇竹能带来1万多元收益,一市斤竹笋卖到7元,一根2厘米直径2米长的筇竹就能卖10元钱,而且供不应求。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群众栽种筇竹的积极性,在保护筇竹的同时,更让筇竹资源变成一个良性有序发展的产业。

脱贫攻坚期间,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为无依无靠,工作队员上门问老人需不需要把他列为建档立卡户。当老人听到建档立卡户的标准后,立马摇头说不用。因为老人种有2亩多筇竹,每年光靠卖竹笋和竹子就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达不到建档立卡标准。“看到老百姓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生活得更有尊严,我感到很欣慰。”董文渊说。

董文渊(右)开展木杆细沙筇竹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指导

在董文渊团队的接续努力下,2017年大关县的筇竹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4万多亩恢复到了20.83万亩。2018年,首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举行,大关县的筇竹节杖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44个国家的贵宾。如今,大关筇竹已发展到101万亩,全县年产筇竹笋3.5万吨、竹秆2.5亿根,年加工竹笋5万吨的筇竹(扶贫)产业示范园建成投产,大关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筇竹笋加工和圆竹家具原料生产基地,综合产值达到14.8亿元,竹农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筇竹产业已成为大关县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如今,60多岁的董文渊依旧奔走在大关县的竹林乡野,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筇竹教授”。每年腊月是当地杀年猪的季节,很多村民都会打电话叫董文渊去吃杀猪饭。“每每接到这样的电话,就觉得这一辈子值了!杀猪饭只有最亲的人才会被请的,老百姓叫我说明他们把我当亲人,这是老百姓颁给我的最高荣誉!”董文渊说。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谭宗慧

(本组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教授董文渊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