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策划 > 正文

【先锋策划】强党建 兴乡村

2024-02-09 10:17:30  来源:《云岭先锋》2024年第2期

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社区注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党建强,则乡村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亿万农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根基。近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在北京召开,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省委书记王宁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云南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出台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领导乡村振兴能力,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在云岭大地上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本刊记者 曾永会 郝亚鑫


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云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综述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云南是全国脱贫县和重点帮扶县数量、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数量最多的省份,乡村振兴任务很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云南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党建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弥勒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出“组合拳” 夯实组织基础

开篇布局细谋划,凝心聚力促发展。

近年来,云南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程,2021年以省委1号文件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人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一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组织强则力量聚,支部强则乡村兴。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省委出台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以抓书记、优队伍、强保障为重点,先后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集中培育1000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深入整治137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多项举措,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省委组织部连续两年选树的“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中,农村党支部的占比最大,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为推动力量下沉,云南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推进为基层松绑减负、优化工作机制,制定乡镇86项职权基本目录,探索实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改革,并出台支持基层组织建设12条措施,村级组织运转、党员教育培训、集体经济项目实施……一条条政策制度、一项项务实举措,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为基层干部大展身手提供广阔舞台。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云南通过“内培+外引”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内培方面,连续4年开展学历、能力水平“双提升”行动,组织4.5万名村干部接受本、专科学历教育,连续5年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完成对105万农村党员每人两轮以上培训,持续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外引方面,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2.7万名,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动社会各界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做好“特色菜” 打造云南样本

2023年12月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基层组织力推动产业联农带农,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民收入不高这块短板尽快补上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近年来,云南积极探索产业联农带农模式,做出了许多云南本地“特色菜”。

每天上午10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沙古寨景区前,数十米长的乡村农特产品集市聚集了大量游客,曼沙村村民玉香在这里销售自家种植的水果,一天毛收入达2000多元。玉香喜滋滋地说:“以前在农贸市场卖,每天顶多卖两三百元,现在有了助农致富站的帮助,收入翻了好几倍。”

玉香口中的助农致富站,就是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致富站由景洪市乡村振兴局及工青妇群团部门牵头,设立1个总站和4个分站,以“党建+群团组织+乡村振兴+文旅+企业+社会组织+农户”的模式,带动来自14个乡镇的500余户脱贫户,实现年销售额700万余元。据景洪市妇联主席张丽云介绍,致富站联动群团力量,建立起农户到市场的“直通车”,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难题。同时,依托致富站培养乡土人才,带动了一批农村妇女自主创业。

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正是云南大胆创新助农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省各地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式,各显身手推出“特色菜”助力乡村振兴。

玉溪市以扶优培强100个农业市场主体、重点培养100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着力打造100个乡村建设示范点的“3个100”为抓手,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孟连县探索“334”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永仁县“幸福里”就业服务平台,搭建“管家式”劳务平台,变就业难题为多赢局面;会泽县娜姑镇“三个组织起来”做法,让党员带群众、大户带小户,推动特色产业组织化生产……

云南的这些创新做法,其中不少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创新案例,获得国家级表彰,成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云南样本。据统计,2023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24万元,经营性收入村均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绘就“山水画” 铺出致富路

阡陌纵横披锦绣,万千广厦拔地起。近年来,云岭大地上,呈现出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山水田园画。

春节将至,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古生村又迎来旅游旺季,洱海生态廊道上,众多游客在这里寻找“乡愁”。古生村的“乡愁密码”,就在于当地党组织带动群众走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古生村紧邻洱海,过去村里的餐馆、民宿直接建到洱海边,给洱海生态保护带来很大压力。在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动下,村民纷纷拆除自家临水建筑。如今,村庄统一规划建设,村容更美了,游客更多了,村民不再以打渔为生,转而吃上了“旅游饭”。

勐海县勐混镇曼召村则将“山水画”绘在傣纸上,铺出“致富路”。曼召村是傣族传统手工造纸的发源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过去,曼召村村民家家户户以造原纸为生,但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产业小弱散且销路不畅。2011年,曼召村党支部书记岩坎牵头成立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曼召传统造纸产业化,2023年实现收入1000万元。

此外,曼召村还不断创新傣纸产品,将漂亮的山水画、花草与傣纸结合,生产出礼盒、装饰画等60余种产品,并开设傣纸造纸工艺体验区,供游客了解傣纸文化、体验造纸工艺。看着家乡的傣纸产业日益红火,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玉康选择返乡传承傣纸工艺,她高兴地说:“现在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比去外地打工好多了。”

党建为笔写振兴,干群着墨绘乡村。如今的云南乡村,处处显示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成效。云岭村寨间回荡起慷慨激昂的振兴奏鸣曲,激励全省各族人民继续建设美丽乡村,为实现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不懈奋斗。

本刊记者 曾永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先锋策划党建乡村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