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你的样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入党故事

2024-07-01 19:49:21  来源:云岭先锋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冲锋在危险的最前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奉献担当……党员的样子,是信念、觉悟和作风的外在反映,是发自于内心、流淌于血液、融化为人格的精神气质。

多年来,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记录下了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身影。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入党故事。

杨正仁,84岁,《阿佤人民唱新歌》词曲作者,昆明市五华区军休中心莲华服务站第五党支部党员。

杨正仁

1961年,21岁的杨正仁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军,作为一名通信兵,来到阿佤山的西盟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阿佤山人民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粮食产量低,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杨正仁回忆,当时为了建设好边疆,战士们自发学习佤语。“大部分老兵来自北方,但有些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能用佤语与当地群众沟通,这个对我的触动很大。”杨正仁说,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共产党员。

不久,杨正仁向所在部队的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后,杨正仁被调到了民族工作队,充分了解当地佤族群众的生活习俗、思想感情等,他学会了很多当地的民歌,从中汲取佤族文化的养分。1965年,杨正仁创作了《阿佤人民唱新歌》。

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迅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金曲,蜚声全国。

作为昆明市五华区军休中心民乐团的一员,“七一”到来前,他正带领乐团团员排练节目为党庆生。

杨燕,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党员。

杨燕

2020年2月20日,杨燕随第七批云南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第二天清晨,党旗下,队员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在回荡时,四周居民纷纷打开窗子,向医疗队竖起大拇指。这时候,杨燕更坚定了要跟共产党员一样的信念。实际上,在首批援鄂医疗队集结时,杨燕就报了名,但因为“共产党员先上”,杨燕没能入选。那时候,她已经在心底埋下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种子”。

后来,杨燕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而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在前不久,她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接收了一名刚做完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杨燕怀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信念,主动向科室领导提出放弃休息,值守夜班、守护病人。

马喻轩,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党支部党员。

马喻轩

马喻轩出生于香格里拉。她的入党故事,要从曾祖父说起。在祖国危难之时,曾祖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军路过迪庆时,加入了当地的游击队;马喻轩的爷爷在其父亲的影响下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马喻轩的爷爷代表云南劳动模范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马喻轩的父亲也继承了祖辈的遗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党员风采,多次受到省级表彰。马喻轩从小就听长辈讲起红军路过家乡时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听长辈哼唱最多的歌曲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红军长征将红色基因的种子播撒到我的家乡,而我的祖辈将红色基因根植于我的家庭。”马喻轩说,在成为一名戒毒警察后,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艳,昆明市五华区海源小学党支部党员。

杨艳

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情每时每刻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身为人民教师的杨艳尤为关心灾区孩子们的安危。

“在报道中,我看到了许多直击人心的暖心故事。”杨艳说,身为教师的谭千秋,在地震发生时,用自己的身体牢牢护住自己的学生,用51岁的生命诠释不朽师魂;最美警察妈妈蒋晓娟,用自己的母乳喂养震区中多名失去母亲的小婴儿……他们都有一个闪耀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这场举世罕见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杨艳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于是,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9年,杨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郝亚鑫/文图、视频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