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印记  >  正文

罗庸:旅滇抗战的一代儒宗

2021-01-20 17:05:59  来源:《金色时光》2020年第12期

罗庸(1900-1950),字膺中,号习坎,江苏江都人。曾执教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多所高校,在中国文学史、古典文学等方面著述甚丰。

力行儒学 服务抗战

罗庸1938年随西南联大迁滇,旅滇12年间,正逢其“道德文章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虽历经磨难,却始终致力于文化教育,深受文化教育界和青年学生的敬爱。

罗庸深谙儒家经典,在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下,倡导“士的风节”,“以全人格负荷文化的重任而有所作为”,号召“教师的言行与教材内容要打成一片”,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庸随校一路南迁,最终定居昆明。不久,恰逢西南联大编制校歌,罗庸欣然作《满江红》应征: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该词与岳飞的《满江红》同名,慷慨激越,其内容“始叹南迁流离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希望”,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在昆期间,罗庸心系教育、安贫乐道,虽历困顿而初心不改。即便是在移居昆明北郊岗头村时惨遭火灾,“烧了个家徒四壁”的艰难时期,他依然谈笑自若,在城内给友人和研究生们讲《习坎庸言》。

罗庸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贯穿于教学始终。授课时,不仅讲文章本义,还注重联系抗战实际。讲《论语》的“仁者有勇”时,他借鉴历史兴亡,谈如何对待抗战中的困难险阻,从思想上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讲《孟子》的“养气”章时,他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如何养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抗战时期,罗庸还以“陀陵”为笔名,在《抗到底》月刊上发表《汉奸自叹》《一门全节》等作品,用通俗文学服务抗战宣传,鼓励民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著述宏富 关注西南

罗庸从教三十载,一生著述宏富,其编写的教材、讲稿、著作及论文不下150部(篇)。旅滇期间是罗庸的高产阶段,被视为其代表作的《鸭池十讲》和《习坎庸言》,以及经后人整理出版的授课讲义,如《儒学述要》《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等,也都出自这一时期。

除古典文学外,罗庸还关注云南地方历史文化。1938年赴滇时,罗庸有感于南明旧事,遍睹史迹,缅怀抗清义士,认为其背后“必有长歌当哭,以文字伸其忠义”的诗人,便翻阅地方文献,得《担当遗诗》。其后,蒙化(今大理巍山)人徐克权将明末遗民陈翼叔的诗集送罗庸审正。罗庸认为,其诗“真情至性往往流露于褚墨间”“忠义之气自存于天壤”,自有独特的价值。于是亲自校订,写成《蒙化陈翼叔诗集考异》,详稽陈氏生平,叙而刊之。

1944年春,故宫博物院在重庆举办文物展览,《大理国张胜温画佛长卷》是展品之一。云南名宿李根源见到此画后,认为是“乡邦重要文献”,后经方国瑜介绍,托罗庸对此画的佛教艺术进行考证。罗庸并未见过此画,仅凭他人论述、所记画目和题跋,以及普洱人李为衡在展览会中的临时笔录,写成《张胜温梵画瞽论》一文。罗庸推断,张胜温画卷的布局设色与敦煌壁画属同一系统,并准确道出该画的宗教内容和地方色彩。文章一经发表,影响较大,诸多观点至今仍被视为定论。

在昆期间,凡本地学者邀其为著述作序,罗庸均欣然应允,不吝笔墨。今可见者,有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序、李光溪《仲叟诗存》序等。这其中,不仅有罗庸对云南学者关于本地史学研究的肯定和褒扬,也有对后学的鼓励、赞许和肯定。

复员留滇 秉持公理

抗战胜利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原北返,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并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罗庸是少数留任师范学院的联大教授之一。其后,北京大学虽多次催促北返,罗庸均以师范学院成立伊始,规模未具,不忍离去为由婉拒。

旅滇期间,罗庸曾多次主持“云南省教育会”国文教学会议,又在《中央日报》上开辟“史语”副刊,参与《云南论坛》编辑工作,为提高云南文化教育水平呕心沥血。

抗战胜利后,昆明时局多变,罗庸秉持公理。1946年,闻一多遭特务暗杀,罗庸为其扼腕,亲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闻一多先生事略》致祭。1948年,昆明大中学生举行“反美扶日”运动,遭反动政府镇压,罗庸多次设法营救被捕学生。在当局逼迫开具“危险学生”名单时,他怒斥道:“汝视吾教授乎?特务乎?”特务只得悻悻而退。

1949年5月,罗庸应梁漱溟之邀请假入渝,至重庆勉仁学院讲学兼养病。不曾想,病情日渐加剧,后致中风晕厥,于1950年6月25日病逝。一代儒宗,猝然离世,学界深以为憾。

罗庸一生困厄,尝以“习坎”为号,即一生坎坷习以为常。他终身躬行儒学,治学严谨,自认为不成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肯轻易出版。病重之时,为免后人误会,他将生前未完的书稿、著述付之一炬。无怪乎学生赞其“远近之识先生者,于先生之道德文章,类皆知道之”。

(作者:祝牧,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罗庸抗战一代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