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芒炳村:猕猴桃成“致富果”

2021-03-31 10:40:32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3期

芒炳村:猕猴桃成“致富果”

芒炳村村民采收猕猴桃

一直以来,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芒炳村村民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以种植水稻、甘蔗等传统作物为生。虽然家家户户吃穿不愁,但与全面小康还有一定距离。近年来,芒炳村村民抓住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纷纷种植猕猴桃,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足。

自发种植效益低

芒炳村年均气温16.1℃,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均无霜期长达278天。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村里发展猕猴桃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据户撒乡乡长余强介绍,对于芒炳村乃至全乡来说,早些年猕猴桃还是一个新事物。“2007年,有村民从四川等地引进猕猴桃种植,但效益不理想。”余强说,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加之品种杂乱,村民种出的果子品相、品质都不好,没有市场竞争力。

为呈现不同猕猴桃品种的品质差异,余强向记者展示了两袋猕猴桃。从外观上看,其中一袋猕猴桃个大、饱满、果皮表面光滑,卖样较好。而另外一袋不但个小,而且干瘪。“个大的是套袋的,个小的是自然生长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品相,两者有很大区别。”余强说,“个大的每公斤30元还供不应求,而个小的每公斤10多元也无人问津。”

为引导村民种好猕猴桃,避免因销路不畅而打击积极性,户撒乡党委、乡政府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并动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前认购种植户的猕猴桃。“猕猴桃树尚未结果,全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每人就已认购了几棵果树,待果子成熟时,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之前认购的猕猴桃树结的全部果子。”余强说,这不是产业发展的长远之计,关键是要引导种植户自己闯市场。

合作社带动发展

2000年,芒炳村海喃寨村民许宝生从楚雄农业学校果树栽培专业毕业后,在县城经营了一家农资店,生意一直很好。然而,2013年,许宝生毅然转让了农资店,回到村里种植猕猴桃。

“村民都是自发种植猕猴桃,由于缺乏相应的种植管理技术,种出的猕猴桃产量、品质都没有保障,销路不畅,这与目前猕猴桃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极不相符。”许宝生说,看到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由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将猕猴桃种管技术手把手教给乡亲们。

“合作社统一向村民发放猕猴桃树苗并提供管理技术,待果树挂果成熟后,果农可自行销售,也可由合作社回收、包装后统一销售。”许宝生说,“户撒的猕猴桃成熟时间要比云南红河、贵州、四川等地晚一个月左右,可以实现错峰上市,避免市场竞争。”

目前,合作社共带动当地200户农户参与种植,其中132户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自愿加入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的768亩猕猴桃挂果250亩,产量达62.5吨,实现销售额187万元。

广大村民获实惠

村民赵仁朝一直在外务工,当过司机、做过搬运工、进过洁具厂。然而,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能靠卖苦力赚取微薄的收入。“在外那么多年,不仅没赚到钱,连一家老小也无法照顾,我感到很愧疚。”赵仁朝说。

2014年初,春节刚过,云岭大地乍暖还寒,很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可是赵仁朝却无动于衷。原来,赵仁朝看见一些村民种猕猴桃也动了心,并开始种植猕猴桃。2017年,赵仁朝种植的20亩猕猴桃陆续进入挂果期,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这几年,我家盖房子和供3个孩子上学,全靠种猕猴桃的收入。”村民雷广发说,他家是村里较早种植猕猴桃的农户之一,种植面积从刚开始时的2亩增加到现在的5亩,一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每亩猕猴桃每年的收入约有3万元,我家5亩猕猴桃一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雷广发说。

“我们乡发展猕猴桃产业始于2007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猕猴桃现已成为户撒乡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余强说,包括芒炳村在内,目前全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挂果面积3000余亩,平均亩产值9200元,总产值达2029万元。

本刊记者 杨旭东/文 郝亚鑫/图

责任编辑:谭宗慧

相关热词搜索:芒炳村猕猴桃致富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