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先锋  >  正文

侯佑林:指尖上绣出精彩人生

2021-08-24 16:34:28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7期


一个“90后”农家女,曾开过淘宝店、彩票店,到浙江义乌一家小商品生产企业打过工。后来,她带着多年打拼的积蓄毅然回到村里,带着十里八乡的留守妇女创业。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她的企业年产值近千万元。今年1月,她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她就是富源县佑林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佑林。

拿着学费去创业

今年27岁的侯佑林,出生在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新店村委会龙马山村。2014年,侯佑林考上楚雄师范学院。然而,在大学里只上了几天学,她就瞒着父母悄悄将学费退了回来,结束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进入大学校园后,我才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侯佑林说,“与其大学毕业后再去打工就业,还不如早做打算。”

揣着从学校退回来的2万多元学费,侯佑林只身一人来到昆明寻找发展机会。在昆明居无定所地闯荡了半年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侯佑林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个彩票店进行经营。

“我刚接手彩票店时,生意非常差。也正因为如此,上一任店主才低价转给我的。”侯佑林说,由于她性格开朗,结交了不少朋友,彩票店的生意渐渐好转。

在侯佑林经营彩票店期间,附近的一名浙江地产商人经常光顾。渐渐地,侯佑林与那位浙江商人熟悉起来。每次来买彩票,浙江商人都会跟她讲义乌“鸡毛飞上天”以及他熟悉的成功商人的奋斗故事,还鼓励侯佑林到发达地区闯一闯。

在浙江商人的影响下,2015年,侯佑林将生意红火的彩票店转让出去,带着经营收益的40多万元独自到浙江义乌寻求发展,后来进入刺绣工艺品厂。

积累经验后返乡创业

当时,刺绣工艺品厂每月给她5000元工资。由于侯佑林勤奋好学,在车间干了没多久,就熟练掌握了刺绣技巧。于是,她向工厂提出想参与业务洽谈、销售等环节,工资只要2000元。毫无疑问,她的这个想法遭到工厂的拒绝。然而,侯佑林不死心,经过三番五次请求,工厂最终同意了。

“每次出去谈合作业务、谈销售等,我都用笔记本把每个环节的要点记录下来。”侯佑林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她慢慢地积累了不少经验。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摸索,侯佑林已熟练掌握绣品的生产、销售等工作,这时她萌生了回乡搞代加工的想法,因为学刺绣不难,且家乡不缺劳动力。经过认真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工厂进行了沟通,2017年,侯佑林与工厂签了订单生产协议,回到老家龙马山村开始做绣品代加工。

“刚开始时,我只发动了5个人参与刺绣,手把手培训她们。由于工人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做出来的工艺品很多质量不合格,卖不上价格,2个月发出的3批货,我就亏损了12万元。”侯佑林说。

当她把创业中发现的问题和工人缺乏技术的难题与签订代加工协议的工厂沟通后,工厂专门派出技术员到村里开展培训。此后,产品的合格率很快得到提升,一个季度下来,亏损得到弥补。

开设21个村级扶贫工厂

如今,走进富源县佑林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懒惰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一副对联。

车间里,近百名工人在忙碌着,她们有的绣十字绣、有的绣鞋垫……“来车间上班的只是一小部分工人,大多数工人都是将订单拿回家里加工。”侯佑林说,“这个月要完成500万元的订单,所以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干活。”

为了方便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就业,2018年,侯佑林在富村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起扶贫车间。“工厂就建在搬迁点,下楼就可以上班,照顾家里也方便,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大家都乐意来工厂上班。”安置点的脱贫户黄桃玉说。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更多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的农村妇女有了收入。“目前,公司已带动3000余名妇女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800~3000元。”侯佑林说。

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侯佑林还在全镇开设21个村级扶贫工厂。村级扶贫工厂建起来后,很多贫困家庭的收入得到提高。如德胜村扶贫工厂建起来后,村里4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就业,其中脱贫户就有343人。

“扶贫工厂要我们绣鞋垫,正常情况下,一人一天能绣2双,1双的手工费是25元,一天能挣50元,比我们在外面做零工赚得多。此外,还可以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两得。”德胜村委会小铺子村村民黄金花高兴地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侯佑林的刺绣代加工行列,2018年,她先后赴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考察,与4家企业签订产品订单生产协议,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

本刊记者 杨旭东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