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刘厂村:变废为宝 蚕农增收

2021-09-23 16:57:08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9期

待售的蚕沙

最近几天,云南省祥云县刘厂镇刘厂村的祥云灵杰芝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车水马龙,刚卖完夏茧的养蚕户,拉着大车小车的蚕沙赶往合作社。

“蚕沙都可以卖钱,真是没想到。”来自刘厂镇松梅村四组的养蚕户杨福祥,接过写着“1918公斤蚕沙”的单子,想到马上就要进账700多元,开心不已。

废弃蚕沙的新归宿

一直以来,刘厂村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然而,蚕农销售蚕茧后,蚕沙都被当作废弃物随意丢弃。“蚕沙作为桑蚕的粪便,因无利用渠道,养蚕户常将它当垃圾处理,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资源。”祥云灵杰芝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合武介绍说,以蚕沙为原料提取的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植物醇、黄酮类化合物等,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等行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以前,刘合武也是一名养蚕户,深知养蚕的辛苦。为提高养蚕技术、增加收入,他勤学养殖技术。2018年7月,刘合武牵头成立了祥云灵杰芝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力于提供技术指导、收购、烘干、销售等工作。

由于今年天气干旱,刘厂村大多数山地桑树长势不佳、养蚕数量减少。面对养蚕户可能出现的减产减收情况,刘合武一心想着为村民找到一个蚕桑产业新的增收点。

此时,恰逢祥云县茶桑工作站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在工作站的指导和帮助下,刘合武以“公司+合作社+订单销售”的方式,打开了一条“蚕沙+桑条+桑叶”的全新蚕桑增收产业链。合作社收购的蚕沙,在过筛、烤干之后,以每吨2200元的价格,发往广西、安徽进行提纯。同时,以每吨180元的价格收购鲜桑条,加工成桑切片等,销往广西和安徽亳州制药厂,每亩助农增收200元。

不断延伸的产业链

合作社收购蚕沙的消息在祥云县不胫而走。刚开始,人们甚至怀疑能否挣到运输蚕沙的路费。很快,很多养蚕户打消了顾虑,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蚕农,不辞辛劳地把一车车蚕沙运到刘厂村销售。

“我家夏季养蚕16张,产蚕沙3250公斤,每公斤蚕沙的收购价是0.4元,收入1300元。除了几十元油费,我用销售蚕沙的收入买了10多袋化肥。”刘厂村八组养蚕大户李朝志说。

据了解,蚕沙直接回田,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但为避免病虫害二次传播,回田的蚕沙必须经腐熟后深埋。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养蚕户很忙碌,没有时间去挖沟埋蚕沙,加之目前正是雨季,堆沤着的蚕沙很容易被雨水冲走。为方便处理蚕沙,同时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病虫害传播,李朝志选择将蚕沙卖给合作社。

“我原以为只有刘厂镇的人会将蚕沙运来卖,最多能收六七百吨。没想到,云南驿镇、下庄镇,甚至距刘厂镇30多公里的祥城镇蚕农,都把蚕沙拉了过来,收购量比预想中翻了一倍,达到1400多吨,助农增收60万余元。”刘合武说,预计到秋蚕茧收购时,可收购蚕沙3000多吨。

据了解,下一步,刘厂村将依托祥云县茶桑工作站的技术优势,不断延伸蚕桑深加工产业链,形成桑叶、桑皮、蚕沙等综合利用的良好局面,拓宽蚕农的增收渠道。

通讯员  杨丽芳/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刘厂村变废为宝蚕农增收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