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导演李成才讲述《云南密码》的创作“密码”

2021-10-12 18:38:00  来源:云岭先锋网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谭江华)  随着COP15的召开,宣传片《云南密码》也在朋友圈刷屏。这部引人思考的纪录片,是怎么拍出来的?10月12日上午,在COP15新闻中心,导演李成才向记者讲述了《云南密码》的创作故事。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COP15的主题,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寄语。在此背景下,李成才的团队制作了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影片——《云南密码》。  

李成才说,之前在云南拍了4年纪录片,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素材,无论是真菌、还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等,都能如数家珍。“接到这个拍摄任务时,又找了这方面的地质学家、气候学家、植物学家等,还找了合作特别早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他们都给了我们特别大的支持。”李成才说,《云南密码》之所以能呈现出来,是建立在大量科学家的劳动成果上,建立在大量人的支持上。  

在拍摄中,选择哪些物种?李成才解释:其一必须是云南有代表性的旗舰型物种,如滇金丝猴、绿孔雀、塔黄等;其二要有典型的地貌特征,云南的海拔最高6740米到最低仅为76米,若干复杂的地质形状,一定要把典型的地质条件呈现出来。

比如塔黄,生长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流石滩上,它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植物。塔黄一生的80%时间里,都匍匐在地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它把蓄积的所有力量都释放出来,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开出巨大的花。塔黄的花比人还高,像一座流石滩上的宝塔,它层层叠叠的苞片将整个花序轴包裹起来,在天寒地冻的高原形成了一个温室环境,也为一种昆虫“迟眼蕈蚊”提供了庇护的住所。这也正是塔黄的生存密码——塔黄为迟眼蕈蚊提供了住所和食物,使它们能够繁衍生息,作为回报它们为塔黄传粉。塔黄和迟眼蕈蚊之间形成了合作共赢的机制,“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这是流石滩恶劣环境下物种演化出的生存密码。

“我们来谈生物多样性就是在谈不同物种之间,如何依托生物环境合理的反应,完成物与物之间互动,提醒人们任何物种不是孤立的。”李成才认为,在云南拍摄,美丽是基本的。“可我们不仅仅是要展现云南的美,还要利用COP15传播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云南在中国如此特殊?在世界如此特殊?在《云南密码》里用一个个具有颗粒般的故事呈现出来,是想引发大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