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木营村:盘活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

2021-10-25 15:20:38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10期

走进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木营村,宽阔的村组道路、错落有致的民居、连片的蔬菜种植大棚,无不展现出村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以前的木营村是一个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面对窘境,木营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围绕土地做文章,通过采取集中流转土地建设蔬菜大棚发展产业,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使木营村快速实现“脱壳”。

村民在辣椒育苗基地务工

流转土地  破解发展难题

木营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一直以来,群众主要依靠种植玉米、蔬菜和养猪等维持生计。近年来,基于“种地没有打工赚钱”的思想,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经商,造成许多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农村,大量良田荒芜。

为改变这一状况,2018年5月,村“两委”抓住县里要在洛旺乡实施一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的契机,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种植大户、返乡农民工和贫困户代表,商讨本村的发展之路。

在充分听取党员和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村“两委”最终确定依托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流转土地建设蔬菜种植大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随后,村“两委”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与彝良县腾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提供辣椒育苗和种植技术指导,集体经济公司流转土地,雇村民来管理,收益主要用于支付群众务工费用和继续发展壮大产业。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集中流转土地37.8亩,并签订了流转协议。

土地流转完成后,村里随即开始建设蔬菜大棚。通过前期市场调研,确定2019年发展西红柿产业。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加之汛期受灾,致使村里种植的西红柿收益微乎其微。这一结果,让村“两委”开始反思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规模种植  带富效应显著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村民无法外出务工,没有了收入来源,村党总支书记何孟很着急。此时,洛旺乡党委、乡政府准备在全乡发展一个2000亩辣椒育苗项目。见此机会,何孟便主动申请这个项目。然而,乡党委、乡政府认为,木营村集体没有种植经验和技术,担心再次失败,何孟却立下军令状:“如果失败,我自己承担全部经济损失。”

看到何孟信心满满,乡党委、乡政府最终同意让木营村集体承担育苗工作。知道不能再搞砸了,何孟铆足干劲,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起早贪黑投入到辣椒育苗工作中。

再次流转土地,工作顺利很多。根据土地流转协议,刚开始的前五年,每年每亩地的流转费为800元,之后每年每亩为1000元。此外,村民还可到辣椒基地务工,每人每天至少可获得100元务工费。

在村企合作下,育苗期间,基地共聘用小河坝安置点、木营村、洛旺村贫困劳动力45户98人务工,实现人均增收6000余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木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共完成辣椒育苗2037亩,育苗近400万株,并带动洛旺村、木营村400余户农户种植辣椒1300亩。

“发工资了,大家赶快去领。”在木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最近一次发放工资的日子,务工群众兴奋地相互打着招呼。此次共发放务工费11.88万元,有村民最多领到9120元。

“家里的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我没法外出务工。现在挺好的,在村里就能务工,顾家赚钱两不误,我务工近3个月,务工费9000多元。”村民徐作荣高兴地说。

产业增效  干事劲头更足

在村集体、公司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木营村将育出的辣椒苗销售到洛旺村和镇雄县罗坎镇,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3.8万元。

随着村民收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两委”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也更活。从2020年起,村“两委”通过出租部分闲置蔬菜大棚生产用房前的空场坝给昭通驾校学员练车,每年租金收益6800元,不仅盘活了有限的场地资源,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木营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村“两委”摆脱了无钱办事的困境,资金除用于继续发展产业外,还建立了公益资金库,将部分收入用于维修汛期受损的村组道路、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等公益事业,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辣椒种植规模,并将着手种植反季节蔬菜,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同时,将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集体增效、企业增益。”何孟介绍说。

通讯员  吴迪  谭文萍/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