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乡村振兴】淑基村 文明乡风润古村

2022-01-26 14:52:17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1期

有着360多年历史的云南省师宗县竹基镇竹基社区淑基村,是“岳阳楼长联”作者窦垿的故里,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近年来,淑基村充分挖掘窦氏“孝、悌、忠、信”文化精髓,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并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子。2021年,淑基村入选第二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村民参观窦氏训辞

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走进淑基村,在每个窦氏家族的供桌边,都贴着一副对联:“守祖宗义方教泽,愿子孙世代书香。”在村民窦友志家中,也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内涵,就是教导子孙要讲道德,多读书。”窦友志说。

“家不分贫富,村民都以不送子女求学为耻。这副对联反映出窦氏家族重学重教的思想,这是淑基村窦氏文化能世代传承的根本原因。”竹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窦友仓说。

“为子为孙,读书端向。勿坠家声,树立物望。善小必为,恶小必创……”“尊师重教、遵祖遗训、睦族和邻、奉先思孝……”在窦氏宗祠正殿的18扇门上,雕刻着窦氏家族18条家训和18幅家史图。这些家训和家史图是窦氏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并告诫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的准则。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淑基村在深挖窦氏文化精髓、大力弘扬传统“孝、悌、忠、信”优良品德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道德园(道德廊、道德墙、道德讲堂、道德广场)、老年活动室、红白理事会、门球场等于一体的淑基文化广场和窦氏文馆,并对窦氏宗祠、窦垿故居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

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家风家训等内容,采用图片、漫画、标语等形式,制作墙体文化286幅、文明提示牌和公益广告宣传牌160块。此外,还开设为民服务堂、道德讲堂、乡贤评理堂,通过开会讨论、争论和辩论,把陈规陋习、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培育文明乡风

为构建乡风文明的长效机制,淑基村结合村情实际,由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并共同监督实施。村规民约规定,各户室内、庭院卫生每天清扫1次,房前屋后要长期保持干净。村内水沟、水塘实行分片、分段责任到户,每周清理一次。同时,严禁毁林开荒,违者限期退耕还林,并罚栽树木和处以罚款。

“村规民约出台后,无形中对大家形成一种约束,村民都自觉遵守、相互监督,不再乱扔垃圾、乱砍滥伐等,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村民杨安荣说。

在用村规民约管事的同时,为培育村民的文明自觉,淑基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全体村民的文明素养。如通过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星级和谐户”“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等评比活动,精心选树典型,表彰道德模范,从而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共评选各类文明户和模范代表200余户(人)。

村民窦友博的父亲患腰椎病10余年,不能干重活,他一个人既要挣钱养家,又要尽心尽力照顾父母亲,从无怨言。为此,他家曾荣获曲靖市第一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父母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现在他们老了,也到了我们尽孝的时候,我一定悉心照顾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窦友博说。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有了文明乡风的浸润,村民参与村内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增强。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让基层管理回归自治本位,淑基村坚持以“群众会+”模式,探索形成“村民说事、现场答事、干部领事、问效结事、群众评事”的“五步工作法”。

“村干部主动融入群众中,在党群活动室、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收集民情民意,听村民说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之后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村干部主动认领问题并负责答复。”窦友仓说,待事项办结后,村(社)及时公示办理结果,并对办结事项进行回访,跟踪问效,最后邀请当事群众对办理结果作出评议。

据了解,群众对办理结果作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议,并将其作为村干部年终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满意率达不到90%以上或领办事项没有按时完成的,领事干部负责向当事村民解释说明并承诺整改期限。

“‘五步工作法’真好,在群众会上,我们可以大胆说出困难和问题,村干部会认真听取并派专人负责办理,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村民李家美说。

“由于群众的自治作用和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更高。”窦友仓说,推行“五步工作法”后,淑基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通讯员 袁丽/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