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色时光  >  正文

“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一起来看这些最美身影!

2022-06-02 10:15:26  来源:2022年第5期《金色时光》

“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6月19日,云南省全面启动“云岭银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向全省老同志发出倡议,号召他们发挥光与热,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倡议很快得到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加入“银发专家”团队。

此后,云南省委老干部局在弥渡县展开先行试点。从省直机关相关部门招募16名老专家,组建4支专业服务队,围绕农业产业布局、美丽乡村规划、文物保护晋级、医疗医技提升、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助力弥渡县发展。

短短数月间,老专家们不辞辛苦、甘愿奉献,在弥渡县建立8个专家工作站,开办讲座40余场(次)、培训各类技术骨干近2000人次,提出针对性意见67条、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40余项,受益群众达万余人。

本期专题,让我们走近这些老专家,记录他们助力乡村振兴的最美身影。

“银发专家”用金点子点亮乡村产业

发挥老专家作用,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2021年7月,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牵头,在弥渡县启动“云岭银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赵开典、字朝华、王红华3位老专家主动融入当地,发挥专长,助力弥渡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2017年,赵开典从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副站长岗位退休。作为从业35年的肉牛养殖专家,他开始思考,自己还能为群众做些什么。2020年5月,赵开典报名参加“云岭银发”专家助力大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2021年7月,赵开典的身影又出现在弥渡县。

“这两年肉牛售价高,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但还存在精细化管理和饲料搭配不合理、消毒设施和疫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养殖技术有待提升。”赵开典到弥渡县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与责任领导和跟班学习人员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肉牛养殖现状。

赵开典得知,弥渡县当时正在通过创建“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帮助当地肉牛养殖户获得更多收益。”为此,赵开典深入德苴乡、苴力镇、红岩镇等乡镇及村庄,在谋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闰鑫养殖场等地开展调研,指导肉牛养殖。

察看牛圈时,赵开典会特别留意青贮窖建设是否合理、舔砖是否合规等细节问题。在德苴乡新和村委会北朝南村,养殖户郭丁香询问赵开典,她家的青贮饲料为何经常出现发霉的情况。通过察看,赵开典告诉郭丁香,青贮饲料发霉是由于青贮窖密封不严导致的。“我跟她说,弥渡群众擅长腌制酸菜,你把这门技术和青贮饲料结合就能做得很好。”赵开典说。

赵开典(右)现场指导肉牛养殖

为绿色食品“把脉问诊”

近年来,弥渡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把“一棵菜、一头猪”作为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来培育,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如何打响当地农产品品牌?这正是老专家字朝华到弥渡的主要目的。退休前,字朝华担任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他结合弥渡县农业产业及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认证、品牌化打造、市场化开拓等主题开展工作。

2021年7月21日至9月4日,字朝华马不停蹄地前往当地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等参观考察。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摸底,字朝华认为,弥渡县在“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做得较好,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方面,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比如,坝区的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复种面积达23万亩,蔬菜产业年产值32亿元,已形成规模化大产业。

尽管成绩亮眼,字朝华也注意到,当地农业产业还存在深加工企业不多、产业链建设亟待完善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挖掘名、特、优产品力度不够,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宣传有待加强。”字朝华指出,香酥梨、红梨、大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集体化经营和市场开拓力度还较弱。

字朝华认为,“三品一标”有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效衔接,建议当地政府每年投入50万~100万元,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取得新进展。此外,应继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建议申报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县,向打好“绿色食品牌”的目标稳步迈进。

培养现代农业技术能人

“农业环境决定农产品质量,是从源头上把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关键环节。”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研究员王红华来到弥渡后发现,即便是龙头企业负责人,对农业环境问题也是一知半解。企业按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但有时找不到污染原因,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王红华的到来,为重点打造蔬菜产业的弥渡县指明了方向。

一辈子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王红华,对于如何从源头把控污染十分熟悉。“办讲座当天,一位妈妈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坚持听完全程,令我非常感动。”当地群众的信任,让王红华深知责任重大。王红华初到弥渡县时,正值机构改革,当地成立了弥渡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机构合并后,大家对于如何开展工作感到茫然。”王红华有针对性地做了两个专题阐述,一是从宏观层面讲解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建设;二是从细节入手讲解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开展档案管理,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专业能力。

弥渡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徐加文介绍说,3位老专家在当地参与志愿服务期间,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化打造、农产品市场开拓与“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同时,还组建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跟班学习团队,通过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观摩教学等示范培训,为弥渡县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指导的现代农业技术能人。

截至目前,弥渡县已建成滇西地区最大的大蒜种植基地及交易集散地,培育出17个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72个蔬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蔬菜家庭农场。弥渡绿之源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入围首批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名录。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赵开典供图)

$[page]$

“银发身影”留住美丽乡愁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享誉海内外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有着“东方小夜曲”之美誉。然而,多年来,作为《小河淌水》的发源地,弥渡县的文旅产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2021年7月起,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6位老专家多次走进弥渡,为推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重绘乡愁

打造“小河淌水乡愁地”

“弥渡是文物大县、滇西粮仓和温泉乐园,旅游资源富集,生物资源多样,是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四季康养度假地。”经过对弥渡县下辖的6个镇、1个乡走访调研后,75岁的老专家陈克勤作出上述总结。

这样一个美丽宜人之地,应该如何振兴文旅产业?旅游规划专家陈克勤和范德华携手,以打造“小河淌水乡愁地”的定位,迅速展开为期3个月的帮扶工作。在弥渡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目标指导下,两位专家提出,首先要准确定位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景区建设,让游客觉得有看头。为帮助弥渡县实现国家3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两位专家对当地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为大家解读政策文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经过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努力工作,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2021年9月,弥渡县成功创建并挂牌小河淌水·密祉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为稳步推进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弥渡县文旅部门计划出资20万余元,请专业公司为天生桥景区制定旅游总体规划。了解情况后,两位专家对天生桥景区此前做的全部规划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向弥渡县文化和旅游局建议:“《天生桥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可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规划,无需再做总体规划。”在两位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当地不但节约了规划经费,还于2022年3月成功创建小河淌水·天生桥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随着景区打造趋于成熟,旅游路线设计又成为新的问题。为此,陈克勤和范德华不辞辛劳,用脚步丈量弥渡的山山水水,深入调研全县近30个村庄,最终规划出3条旅游路线。“弥渡县温泉资源丰富,从天桥营村、下海子村到白总旗村,可以打造一条康养旅游路线。”“上马台村是一个半山区彝族聚居村落,可打造‘乡愁体验地’吸引游客,今后还可以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根据调研情况,两位专家结合当前文旅市场需求,编制完成《弥渡县十二大类文化和旅游产品体系策划成果》,推动形成“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新局面。

在弥渡县工作期间,两位专家分别为全县文旅行业从业人员举办四场(次)专业培训和讲座,参训人员达百余人次。

张永康(右)对弥渡文物进行鉴定指导

留住乡愁

守护乡村文化振兴之根

只有珍视文物和古建筑,才能厚植乡愁之“根”。目前,弥渡县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6000余件(套),包括石器、陶瓷器、铜器、书画等。部分文物因年代久远导致残损,但由于缺乏修复资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此项保护工作一筹莫展。

“我们需要先对这些馆藏文物正式鉴定、确定级别,才能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为报请残损文物的修复资金提供依据。”第一阶段实地调研结束后,文物专家张永康带领云南省博物馆鉴定站的4位专家迅速启动文物鉴定工作,数百件(套)青铜器、书画、陶瓷器等藏品得以重新鉴定,其中,44件(套)藏品被新确定为“珍贵文物”。在此基础上,弥渡县博物馆向省级相关部门上报文物修复方案,申请资金。

弥渡县域内古建筑众多,其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基数大、范围广,大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未能得到有效保护,一些古建筑残损严重,急需进行修缮。“只有把古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好,才能让人们记住乡愁,守护乡村文化振兴之根。”张永康说。

2022年1月,张永康再次带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位青年专家深入弥渡开展调研,对古建筑的抢救性保护进行指导,帮助当地紧急申请专项资金。在走访调研小河淌水·密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内的文盛街茶马古道后,张永康还提出建议:“今后可在此建立一些小型专题博物馆,丰富古道的文化内涵。”

唤醒乡愁

变乡村文化为文化乡村

“乡村文化要变成文化乡村。”老专家肖贵中和黄晓东结合弥渡县在艺术创作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人才培训,并就当地地域资源优势、存量资源现状、群众文化组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座谈,提出建议。

“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跟着哼。”从这句民间流传的谚语中,不难看出花灯在弥渡县拥有的广泛群众基础,可谓“村村有花灯,处处闹花灯”。调研中,专家们指出:“要传承弥渡文化精髓,创新展现弥渡花灯和民歌文化的魅力。”

作为弥渡人,音乐专家王群早在1978年就收集记录了《弥渡花灯音乐》近400首,其中一些民歌和小调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弥渡名曲。针对当地花灯剧团的青年从业者音乐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现状,王群着重为大家讲解花灯乐理知识,从云南花灯和花灯音乐源流、弥渡花灯及其音乐特色、现代花灯作曲技法、花灯演唱润腔方法等方面为大家“充电”。弥渡县花灯剧团三级演员时礼鸿感慨地说:“在剧团工作二三十年,还是第一次听这么生动的讲座,也才知道原来花灯还有这么多学问。”

“在密祉镇,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召开传统花灯大会。在这个盛会上,仅演员就有四五千人,经久不衰。”王群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助力弥渡县将密祉花灯大会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刊记者 杨锡畅/文(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page]$

“银发智囊”为百姓安居添砖加瓦

山下小河清悠悠,城中屋舍美悠悠。在弥渡县的城市建设中,有张明的一份奉献和情谊。

张明是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退休干部、高级工程师,现任离退休人员党总支书记。2021年,在得知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云岭银发”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后,他主动报名参加,并积极投身于当地城市建设中。

做到眼到、脚到、心到

2021年7月至10月,根据弥渡县工作需要,张明负责对弥渡县“美丽县城”建设及“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三项工作进行指导。

在对弥渡县“美丽县城”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前,张明找来云南省有关“美丽县城”建设的评价方案、弥渡县建设“美丽县城”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花了10多天时间仔细研究,努力“吃透”每份文件精神。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张明开始实地调研。白天,他在弥渡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单位,了解全县“两污”处理、环境整治等情况。晚上,张明在大街小巷穿梭,察看农贸市场、停车场、绿化亮化等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通过“眼到、脚到、心到”的前期调查,张明对弥渡县的城市建设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据此,他对弥渡县“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提出12条指导意见,涉及“两污”处理、城市绿化、道路建设、建筑风貌改造提升等多方面。

张明(右)在牛街乡查看农房受灾情况

发挥智囊和桥梁作用

除了既定的三项工作外,对于弥渡县提出的其他工作要求,张明有求必应,倾力贡献经验和智慧。

2021年7月21日,弥渡县牛街乡因暴雨受灾,道路、住房损毁严重。得到消息后,张明立即与弥渡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牛街乡。在逐户察看民房受损情况后,张明发现,紧邻牛街乡的山体陡峭,且是弱风化岩质,而大多数民房依山而建,从山上冲积下来的泥石和杂物又都堆积在土房后墙,一旦墙体被泡软,极易倒塌。

对此,张明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在屋后建排水沟,用于隔水隔物,避免土墙被泥水浸泡。此外,在村内部分道路旁建防水墙,用于阻隔滑落的山体。经过综合施策,为牛街乡村民建起一道多层防护的“安全屏障”。

为期3个月的帮扶指导工作虽然结束,但张明与弥渡县的情谊才刚刚开始。

回到昆明后,张明对弥渡县住建局工作人员多次打来的工作咨询电话有问必答。在张明看来,他是弥渡县的朋友,更是连接弥渡县住建局与省住建厅的桥梁和纽带。“‘云岭银发’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3个月的帮扶工作,更在于建立起老专家对基层的长效帮扶机制,可以持续发挥老专家的光与热。”张明说。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受访者供图)

$[page]$

“银发医生”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出谋划策

2021年7月,在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的“云岭银发”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和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等单位的5位退休专家组成医疗工作队,赴弥渡县开展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业务骨干培养等方面的帮扶指导工作,助力弥渡县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倾囊传授技术经验

根据当地实际需要,5位医疗专家分为两组开展工作,杨利荣、江波、赵亚南驻弥渡县人民医院,武凤翔、蒋世钊驻弥渡县中医院。在为期3个月的帮扶时间里,专家们走入病房,贴近患者,深入临床科室“望闻问切”。

在弥渡县中医院,武凤翔、蒋世钊积极开展义诊活动,为患者把脉问诊、开方调养,让当地群众不出县就能挂上省级专家号。在结束一天的门诊工作后,73岁的武凤翔还要对病人的病情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撰写出《大理州弥渡县疾病调研报告》。

在弥渡县人民医院,杨利荣、江波、赵亚南3人直接指导和参与医务管理和临床救治工作。杨利荣多次参与救治重症疾病工作,并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及医院急危重病特点,对急诊科和ICU病房试行可塑性、弹性管理,推动ICU与急诊科整合,使医院急危重病救治通道及技术整合得到迅速提高;江波利用自身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协助医院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提升凝聚力;赵亚南则利用多年医务管理经验,指导医务人员化解医疗纠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们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倾囊相授自己毕生的临床经验。他们以开展讲座的方式,多次为医护人员讲授急救、整形、中医方面的专题知识,并在日常救治工作中进行临床指导,帮助医护人员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杨利荣(右)对县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助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

在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及开展日常帮扶工作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县医院的技术、设备、医疗环境等都不差,但组织建设和管理体系有待提高。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提议下,专家们积极为县医院的组织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出谋划策。为此,专家们“白”加“黑”连轴转。白天,专家们分头到各个科室“问诊”,在开展技术指导的同时,与医护人员交流谈心。晚上,专家们聚在一起,汇报各自的调查情况,并讨论下一步工作。

随后,杨利荣将专家队的调查结果和整改建议向相关部门汇报。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弥渡县专门召开卫生系统座谈会,明确医疗系统的整改方向和原则,对县医院的组织体系和日常工作安排等进行调整。

通过组建新班子、实施新制度、提升医疗技术,县医院的工作效率、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不久前,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给杨利荣打来电话报喜:医院要盖大楼了,还要新增科室,同时申报了云南省产科重点学科项目。杨利荣十分欣慰,不住地说:“好、好……”

本刊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石海/文(弥渡县人民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王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