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武定:阳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2022-08-23 11:35:25  来源:2022年第8期《致富天地》杂志

走进云南省武定县田心乡鸡街子村,只见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在阳光照射下,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从2021年12月大唐田心光伏发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至2022年7月底,累计发电10245万千瓦时,收益达3440万元。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

借势谋划发展项目

武定县地处金沙江南岸,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长,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巨大。近年来,武定县充分发挥县域内丰富的水源、风力、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大唐集团等知名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项目。

鸡街子村地处山区,海拔在2195米至2380米之间,地形主要为山坡台地。为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之初,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就设计采用最低离地2.5米的高支架项目组件方案,为后期农业种植留足合理空间。

为获得村民支持,县、乡、村干部及项目建设公司积极动员村民流转山地,并承诺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招聘合同制工人等方式,优先吸纳流转山地的村民参与项目组件运输、安装和缆线输送以及设备日常维护等工作,确保村民有土地流转费和务工收益两份收入。

一切准备就绪,2021年6月,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动工。经过半年紧张施工,当年12月,项目建成并实现首次并网发电。据了解,该光伏项目总投资5亿元,装机容量10万千瓦时,占地面积2559亩。

“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在光伏发电板下种植花卉、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从而实现农光互补、一地多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更好助力群众增收。”大唐田心光伏发电站负责人王怀明介绍说。

流转土地收入倍增

“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施工以来,日用工量最高达600人次。6个多月的施工期,累计用工人数达6万多人次,人均每天200元左右的收入,促农增收成效明显。”王怀明介绍说。

在通往大唐田心光伏发电站的路口,今年50多岁的鸡街子村一组村民杨秀昌站在岗亭外,忙着给进出人员登记、扫码和抬杠放行等工作。每天清晨和傍晚,他还要去光伏发电区域巡视一番。

“以前,我家的山地都是种植玉米和麦子等传统农作物,亩均收入仅600多元。现在,我把山地流转给公司建光伏发电站,每亩流转费达800元。同时,我被公司聘为保安,每月工资有2000元, 土地流转费加上工资,我每年的收入约有4万元。”杨秀昌高兴地说,现在的工作相对轻松,收入比以前高,公司还为他购买了五险一金,这让他感到很满足。

据鸡街子村委会副主任张学芬介绍,全村共流转土地2400多亩,涉及280户农户,其中获得土地流转费最高的农户达11万元,最少的约有6000元。土地流转后的村民,有的在光伏发电站务工,有的选择外出务工,极大提高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自去年12月光伏发电站建成运营以来,截至2022年7月底,累计发电10245万千瓦时,收益达3440万元。发出的电输送至相关变电站后,由南方电网统一调配。”王怀明说,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前20年总发电量接近40亿千瓦时。与火力发电相比,20年相当于节约了160万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8万吨,助力云南省做强“绿色能源牌”。

据了解,截至目前,武定县境内共建成光伏扶贫村级发电站113座,总装机容量11650千瓦时,累计发电3238万千瓦时,收益超过2291万元。

通讯员  武学成  张义能  郭晓文/文图

责任编辑:马萧

相关热词搜索:武定阳光照亮乡村振兴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