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小渔村:“污染村”吃上“生态饭”

2023-04-27 15:57:24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4期

游客在小渔村拍照留念

小渔村位于滇池南岸,是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的一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整洁、风景秀丽,村庄规划与滇池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然而,2022年以前,小渔村道路狭窄、环境脏乱差,整个村子被污水塘包围,一度对滇池造成污染。为保护滇池,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指导下,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转型发展等举措,小渔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大力整治人居环境

由于坐落在滇池畔,小渔村村民一直以打鱼为生。20世纪末,滇池水环境不断恶化、治理压力加大,村民转而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和花卉。然而一段时间后,村内私搭乱建、污水乱排放等问题突出,加之大水大肥的种植方式,造成滇池面源污染。

面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2022年初,小渔村全面启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我们针对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和改造,主要开展雨污分流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违建房屋拆除、道路硬化、电线改造、村庄绿化美化等工程。”上蒜镇工作专班负责人汪阳说。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小渔村共拆除50余处临建、违建建筑,引导村民退出传统低端大棚200余亩,辐射带动上蒜镇调整退出大棚2698亩,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与此同时,引进专业公司对村子进行规划设计,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提升改造,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体提升,将原来裸露在外的电线、电缆、管网等统一埋入地下。同时,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实现村庄污水100%收集进入环湖截污干渠。

此外,村里利用空地建成民议亭、渔笼广场、渔人码头、党群驿站等休闲场所,在村庄外围建成500米生态廊道,并通过增绿补绿,提升整治绿化空间近3万平方米,让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打造田园综合体

在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小渔村引入专业化市场主体参与村庄运营,由村集体与云南同景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云南渔夫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村集体通过入股和集体土地转租等方式获取集体收益,并协调好公司与村民的关系。小渔村文旅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则由公司专业人员运营管理。

目前,通过营地餐厅、文创、共享骑行等多样化业态的植入,小渔村已基本形成集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包括渔村大食堂、农家小院、“渔乐圈”、夕阳咖啡厅等在内的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在村内落地。

“2022年国庆节,我们的营地餐厅首先开门迎客。客流高峰出现在今年春节,每天有1万多人。”云南渔夫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运营总监黄金山告诉记者,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公司通过营地餐厅、大食堂等板块,实现营收60万余元。

“要让旅游项目得到长足发展,只有打造多元化的业态板块,才能吸引游客在村里停留更长时间。”黄金山说,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打造“家庭农场”“稻草人王国”“蓝莓采摘园”等不同板块,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

 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我们平台公司有70多名员工,只有10人是从昆明主城区来的,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黄金山说。村里的旅游项目投入运营后,在保安招聘、景区保洁、绿化维护等方面都优先使用当地村民。目前,小渔村70多户200多位居民中,有30多位在公司从事旅游服务相关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家就住在附近,到这里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在小渔村供销社便利店工作的售货员小李告诉记者。供销社是由村委会出资在景区建成,货架上的商品主要有饮料和方便面等副食品,为游客提供购物便利。

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经营渔家宴、特色小吃和渔家民宿等。“现在,每月来小渔村的游客达2万多人次,带动全村形成全新的“渔家乐”业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汪阳说。

在景区中心地带,一家名为“醉渔湾”的餐馆开得有声有色。餐馆经营者叫李建华,自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他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餐厅,并把在外务工的儿子叫回来一起经营,生意好时,一天能有5000多元收益。

此外,公司在景区设了15个固定摊位,村民每月只用出不高的摊位费,就能在摊位售卖当地特色小吃和自家种的蔬菜等,有效带动当地村民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入。“平常人少时我们基本不出摊,周末人多时来摆一摆,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元。”福来烧烤摊摊主说。

本刊记者 谭宗慧 通讯员 普娅婷 张建颖/文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渔村污染生态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