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解锁“千万工程”中的“千万密码”

2023-07-10 15:10:56  来源:云岭先锋网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成为持续惠及浙江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笔者认为,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入领会“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在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锤百炼中创造新时代的“千万工程”,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读懂“千万工程”为“民”而生,走遍千山万水倾听千家万户的心声。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浙江“千万工程”从决策、实施到持续深化的整个过程,呼应了农民群众的最大需求,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治,为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年轻干部要读懂“千万工程”背后的精神力量,以民心叩问初心,只管走遍千山万水,让“呼声”在耳、“诉求”在心、“愿望”在行,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察其言,观其色”,当好老百姓的贴心人、暖心人,当好问题困难的收集员、传递员,倾听基层最真实的声音。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不搞“报喜不报忧”,把民心所向作为最大的政策导向,真抓实干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读懂“千万工程”因“民”而兴,吃遍千辛万苦笃定持续发展的目标。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紧盯“千万工程不动摇”,深度调查和把握省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因地制宜发展。基层年轻干部作为“千条线”下面这“一根针”,必须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远见和气魄,坚决不搞“政绩工程”,避免一任一个新规划,任任都留“烂尾楼”的情况发生。要有不畏吃遍千辛万苦的情怀和意志,要扎根基层一线,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做最实际、最细致、最棘手的工作,锤炼干事创业真本领。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敢于“刨根问底”“解剖麻雀”,弄清楚乡村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潜力在哪里、难题在哪里,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注重地区特色培育,不搞照搬照抄,逐步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读懂“千万工程”与“民”共富,经过千锤百炼实现乡村品质的飞跃。“千万工程”启动以来,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破题,发起一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而今,人民群众拍手称赞的实绩背后,“千万工程”并未止步于就环境抓环境,而是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摆在明面上加以解决。年轻干部要领悟“千万工程”成功的秘诀就是关心关切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要拿出年轻人的冲劲、闯劲和干劲,敢于收拾“烂摊子”,直面问题、突破困境、绝处逢生。当下的农村经历脱贫攻坚后,普遍已经达到“路通、水通、网通、电通、气通”,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但环境问题却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品质,更将影响到乡村发展的未来。因此,作为基层年轻干部,面对这些问题,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细处着眼,难处着手,通盘考虑“共富”发展大局。要做到能弯腰“捡垃圾”、抬锄头“多种树”,带头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接地气“讲土话”蹲下来“勤浇水”,在农村掀起一场思想素质大转变的浪潮,要让乡村发展与群众致富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联结关系,增强自我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讯员 雷艳萍)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