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闻一多:舍生取义报家国

2020-11-02 09:36:00  来源:《金色时光》第8期

昆明物价暴涨,闻一多不得已挂牌治印

我们知道闻一多,也许是因为《死水》《红烛》,也许是因为《古典新义》,也许是因为刻印,也许是因为《最后一次的讲演》,这些诗文折射出闻一多诗人、学者、艺术家、民主斗士的多面形象,而西南联大时期的闻一多,无疑是最杰出、最光辉的。

从“湘黔滇旅行团”走来的学者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因战局影响,西迁云南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迁分三路入滇,其中一路是由湖南、贵州走到云南,史称“湘黔滇旅行团”。

1938年2月,闻一多报名参加了“湘黔滇旅行团”,想通过这次步行锻炼自己并体察国情民情,用他的话说是“可得经验”。此时,闻一多已年过四十,清瘦高挺,身体状况并非最佳。

出发前,有学生担心闻一多的身体无法经受长途跋涉之苦,关心地问他:“闻先生,你大可照学校的规定坐车、乘船经广州、香港、越南,舒舒服服地到昆明,何必受这个罪呢?再者,你这年纪,吃得消么?”闻一多严肃地说:“国难期间,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再者,我在十五岁以前,受着古老家庭的束缚,以后在清华读书,出国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各大城市教书,过的是假洋鬼子的生活,和广大的农村隔绝了。虽然是一个中国人,而对于中国社会及人民生活,知道的很少,真是醉生梦死呀!现在应该认识认识祖国了!”一个渴望了解祖国和人民,体察国情民情的学者形象跃然挺现。

“何妨一下楼主人”

闻一多到达昆明后,身体健康,热情很高。听到中国打胜仗了,兴奋非常,对时局很乐观,“这样下去,我们回北平的日子或许真不远了”。由于昆明校舍短缺,文学院、法商学院等暂时在蒙自办学。1938年5月3日,闻一多由滇越铁路奔赴蒙自。

然而,时局并没有如闻一多想象的美好,武汉告急,抗战形势不容乐观。在蒙自,闻一多埋头读书,研究学问十分用功,除上课外轻易不出门。饭后大家散步,闻一多总不去,郑天挺教授劝他:“你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这个典故成了闻一多的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这个雅号后来传到了昆明,一时成为联大的美谈。

闻一多虽然是“何妨一下楼主人”,但他始终心系抗战局势,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对当时弥漫的“败北主义”观点极为不满,觉得与“败北主义者”同桌吃饭都是活受罪。

走向民主运动的中心

1938年7月,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结束,闻一多来到昆明。9月,日机首次轰炸昆明。西南联大租用的昆华师范学校被炸,闻一多因在校园附近,头部受伤。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坚信抗战必胜。

1944年,发生了几件大事,使闻一多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更加担忧起来。这一年,“政府改三月二十九日为青年节,引起了教授和同学们的一致愤慨”。同年,中国的抗战形势出现极大的倒退,豫湘桂战役全线溃败,日寇长驱直入。战时,昆明物价高涨,民不聊生。这使闻一多再也坐不住了。走出书斋,走向民主运动,成为他的选择。

1944年,闻一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积极投身民主运动。1945年11月25日,昆明几所高校的学生在西南联大新校舍草坪举行“反内战大会”,遭到国民党特务破坏。次日,学生上街游行,又遭殴打阻拦。12月1日,国民党当局派遣反动军警、特务冲进学校,向赤手空拳的师生投掷手榴弹,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参与起草了对国民党当局的抗议书,他愤怒地说:“在帝国主义国家里面,镇压人民革命的行为,一般人称之为白色恐怖。这次昆明‘一二·一’惨案的暴行,连白色恐怖的资格也不够,简直是黑色恐怖:因为白色在字面的意义上讲还是纯洁的,‘一二·一’暴行是太凶残丑恶,卑鄙无耻了!”1946年3月,闻一多写成《“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对“一二·一”惨案的发生过程、国民党当局欠下的血债记述历历在目,成为不朽的红色文献。

最后一次的讲演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宣告结束,师生分批北返。民主运动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后,昆明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7月11日,李公朴遭暗杀。深夜,有人告知闻一多,嘱咐他多加小心。但次日看完李公朴遗体后,闻一多仍与楚图南、冯素陶等讨论并起草了抗议书。

15日,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闻一多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指出“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最后,闻一多表达了为民主正义赴死的决心: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演讲结束不久后,闻一多被特务暗杀在西仓坡家门口,陪同他的儿子闻立鹤也身受重伤。为了中国民主运动、为了中国的前途、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闻一多先生舍生取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勇于牺牲的红烛精神必将激励一代代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作者:王浩禹,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研究所)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闻一多舍生取义报家国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