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天地  >  正文

人均7亩核桃林,能脱贫吗?

2020-11-20 14:38:01  来源:云岭先锋

离祥云县城48公里的岔沟村一角

在祥云县米甸镇,有一个人均耕地只有0.57亩的小山村,通过“靠山吃山”,发展核桃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这个“核桃村”的名字叫岔沟。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新的时代不仅记录着这个村子前行的足迹,也刷新着脱贫攻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旧貌换新颜的岔沟村,终于敲开了致富的大门,实现了整体脱贫。全村的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通过精准扶贫,走上了光荣的脱贫之路。

在一次县里召开的脱贫攻坚汇报会上,我听说岔沟村变化很大,2019年的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51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167元——这两个抽象的数字让人听起来有些茫然,为此,我决定到岔沟去,用眼睛看一看这个村发生的变化。

 “我们村466户人家,1657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75人,分布在10个自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前只有6000多元……”提起几年前的岔沟村,村党总支书记老宋不无感慨地对我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上了安全稳固的房屋

我知道,老宋的感慨是有道理的。岔沟村虽然只有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却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方圆20平方公里的群山怀抱里,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线下,不能不让人揪心。他们中既有依靠自身条件无法脱贫的重病户、残疾户、欠款户,也有只知道整天晒太阳的懒汉……从挂钩帮扶的第一天起,如何让这些贫困户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成了县委宣传部每一个挂钩帮扶干部心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打开祥云县地图,可以看到,与宾川县接壤的米甸镇岔沟村,位于“鸡鸣两县”之地,距县城48公里,偏远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岔沟村“山高路又远,出门就爬坡”的历史和现状。 

大山里的脱贫路

好在上天并没有关上岔沟村脱贫致富的大门。在全村20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的土地上,分布在广阔的山地,面积达到30000亩,人均达到18亩。如何利用人均18亩的山地来实现脱贫致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上产业脱贫新路子,是一项功在当代的大产业。

“脱贫之路千万条,产业脱贫第一条。”岔沟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雨量850毫米,群众在历史上就有种植核桃树、梨树等经济林果业的习惯,发展核桃产业大有可为。

“这些年来,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核桃村’,全村的泡核桃已发展到11752亩,人均有7.12亩。”说到核桃,村委会主任老郭也是一脸自豪。

实际上,自脱贫攻坚战在祥云县打响以来,岔沟村除了对传统的核桃、烤烟产业进行科学管理,加大品种改良,提高品质以外,还通过补助群众苗木款的方式,发展了800亩红梨,110亩蚕桑,200亩香料,130亩青花椒……

人均7苗多的核桃树,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还要有就业的好路子。这几年,村里通过举办劳务输出和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先后动员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打工就业,在赵立华、崔学全、高茂平、字佳树、夏存斌、张汝平等贫困户家庭中,就有33人通过打工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

拥有一所稳固安全的住房,是每一户贫困户家庭最大的心愿。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在挂钩扶贫单位及村两委的帮助下,岔沟村投资606.53万元,连续三年实施了危房改造,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村委会主任老郭向我详细介绍了岔沟村脱贫攻坚以来的“农村危房改造”情况,他向我展示了一组与“钱”有关的数字:l2016年,岔沟村通过分散搬迁、翻顶加固等方式,使22户建档立卡户建起了新房,补助资金65万元;2017年,有26户“四类对象”新建维修住房,补助资金57.9万元;2018年,有356户农户通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改善了住宅,其中“四类对象”36户,一般户320户,投资483.63万元。

我知道,这些枯燥的数字给人们所带来的变化,就是几年前那些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石棉瓦、彩钢瓦、塑料瓦屋面的房屋,现在都被蓝天白云下清一色的清瓦白墙所取代了。这,不就是人们所奢望的乡愁么?

除了住房的改善,岔沟村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投资不小的惠民工程,还有交通扶贫这一项目。

“为一个人口不足两千人的小山村投资2164万元进行沥青及混凝土硬化道路改造,只有共产党才做得到。”类似的话,我曾在岔沟村的支部大会上听不止一人说起过。他们说的一点都不假,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和危房改造一样,在“2164万元”这个数字的背后,同样有一长串铭刻着现代元素的村间道路的名字。如果把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连接起来,它们足足有23.5公里的长度,这个长度还不包括原有道路的拓宽、加固、维修……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我无意中看到宣传栏上有一张“脱贫攻坚村间道路改造示意图”,上面用绿色标绘着改造完工的几条道路及通车里程:米甸街至岔沟荔枝丫口14.3公里,投资1573万元;梅花箐小海子弯2.8公里,投资153万元;荔枝丫口到七道箐路面扩宽,投资180万元;大脉地村间巷道1.3公里及神龙寺五大箐3.2公里,投资98万元;荔枝丫口“美丽乡村”整村推进道路工程,投资80万元;排么箐小组村庄道路硬化0.6公里,投资33万元;七道箐村庄道路硬化1.3公里,投资47万元。

我曾长期在乡镇工作,深知在农村,房屋和道路是群众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变化,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居住和出行。一旦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接下来群众关心的,就是健康问题了。说白了,只有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才能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按照健康扶贫“30条”要求,岔沟村先后完成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81平方米,有床位5张,乡村医生3人;全村建档立卡户46户175人100%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四重保障”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全覆盖,特殊病慢性病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这些措施,确保了建档立卡户不会因病返贫。

为保障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平等接受教育,顺利完成学业,让220名适龄儿童百分之百入学、在校,岔沟村投资285万元,建设了九村小学,荔枝丫口小学,还新建了岔沟小学食堂。

解决了“吃住行病学”的问题后,还要解决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为此,岔沟村先后投资247万元,架设七条10千伏高压输电线,新建了龙王庙等7个小组活动场所、排么箐手机信号塔、梅花箐篮球场,安装了龙王庙等3个小组的太阳能路灯55盏,让山村的夜晚变得明亮起来。

脱贫攻坚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拿出绣花功夫才能取得成效。自2017年脱贫摘帽以来,为防止贫困户返贫致贫,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岔沟村采取低保、养老保险、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减贫措施来巩固脱贫成果,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

这些减贫措施,包括让低于全村人均生活水平的56户弱势群体、残疾、重病户享受低保;让15户“五保”户按月领取生活保障金;让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人口参加养老保险;让20位贫困老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在贫困户中聘请22个公益性岗位,对公共区域卫生进行清扫……

乘风破浪,苦尽甘来。2019年,岔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500元增长到9167元,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贫困人口终于“清零”。

谈到今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巩固扶贫效果这个老话题时,村党总支书记老宋伸出手指头比划着,胸有成竹地对我说:“一个是继续抓好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实现建档立卡户户均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产业。另一个是提高山羊、肉牛、能繁母猪、肉鸡等养殖技术水平。”

实际上,岔沟村今后的发展路子远不止老宋说的这几条。在前不久召开的村党支部会议上,全体党员经过讨论,已经达成了发展共识,那就是:抓好核桃品种改良,提高核桃品质;发展“互联网十农业”;依托核桃资源开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

“李老师,我们还要在荔枝丫口那棵老核桃树旁建一个核桃博物馆呢……”在我离开岔沟村时,老宋向我挥了挥手,突然冒出这句话。

“村”别三年,当刮目相看。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或许还是老样子吧?

在返回县城的路上,我如是想。

李树华(祥云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核桃美丽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