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天地  >  正文

一根“金扁担”带富一方人

2020-11-26 15:41:05  来源:云岭先锋

现代农业产业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把“农业现代化”比喻成“金扁担”。对于祥云县来说,“产业扶贫”政策就是让建档立卡户挑着走向富裕的“金扁担”。

养起致富牛,群众齐致富

11月23日,走进沙龙镇旺牛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喂牛、除粪、割草,一派忙碌的景象。正在喂牛的白石岩村四组建档立卡户王金先说:“旺牛公司办起来以后,我就来这里打工了,既能领到工资,又能学到养殖技术,老板也很照顾我。”和王金先一起长年在公司里打工的建档立卡户还有近20人。

旺牛农业有限公司员工在打扫圈舍卫生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旺牛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探索“党支部+贫困户+技术指导+肉牛寄养托管”的产业扶贫模式,公司季节性用工每天最高可达60人,帮助沙龙镇白石岩村和板桥村的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今年65岁的建档立卡户杨在春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外出打工也找不到工作,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每个月还能领到3000元工资。”杨在春在公司打工不仅挣到了工资,还学到了养牛技术,他一边为公司养牛,一边在家里养牛。

“刚开始养牛的时候,用了5000元的扶贫贷款,加上自己筹集的一部分钱,从旺牛公司买了一头能繁母牛,现在我已经养了6头牛,贷款早就还清啦。”杨在春高兴地说。

据旺牛公司党支部书记芮红兰介绍,像杨在春这样将牛带回家养的农户,每头小牛可以卖8000元左右。公司成立了合作社,在无偿地给养牛户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通过“寄养托管”模式,团结建档立卡户在公司入资,每年可以从合作社分红1000元。到目前为止,旺牛公司有厂房面积7000多平方米,存栏640多头,预计年出栏肥牛600头,年销售额可到1千多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每一个祥云人都深深爱着这片土地,并在红土地上洒下辛勤的汗水,扎下深深的根,让一个个新兴产业在祥云大地熠熠生辉。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

迷马拉樱桃

四月的樱桃。下庄镇纸房村迷马拉村民小组,是一个彝族聚居自然村,近年来,在沪滇协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发展樱桃产业,鼓起了群众的腰包。“樱桃树栽种在半山坡的梯田上,光照强,加之浇灌的是山泉水,施的是农家肥,樱桃果子又大又红又甜。”组长左成明说,迷马拉村发展樱桃1200多亩,实现增收30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樱桃村,樱桃树也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王家红家的杏园

五月的甜杏。“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每到五月份,祥城镇灰窑村“杏满园”里,一个个黄里透红的甜杏挂满枝头,漫山遍野一片金黄。自凯特杏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王家红从山东引进凯特杏树苗以来,“技术到手、收入到家”的“杏子经济”为灰窑村探索出了一条“杏”福路,带动全镇177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凯特杏360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一村一品蚕桑村

松梅的蚕桑。松梅村现有桑园4958亩,户均9.08亩,有养蚕农户364户1456人,占全村总农户67%。2019年9月,松梅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蚕桑),是云南省蚕桑产业唯一入选的国家级“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也是大理州唯一入选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全村养蚕16220张,产鲜茧606.82吨,鲜蚕茧产值2196.9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6.04万元。形成了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的发展格局。

祥云县挑着现代农业的“金扁担”,走“产业+生态”绿色发展之路,既保护了家乡的绿水青山,又打破了发展的瓶颈,让“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

李雪  杨丽芳(祥云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一根扁担一方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