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讲坛  >  正文

我们离失智症有多远

2021-11-23 16:28:29  来源:2021年第10期《金色时光》

专家简介:刘晓蕾,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神经病学方向)、中华医学会心身疾病分会心身神经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变性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擅长神经心理与失智症等方面的诊疗。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也是一种老年期的常见病。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但仅有1/5的患者愿意接受正规治疗,因阿尔茨海默病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正在不断蚕食着老年群体。失智症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如何发现它?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

失智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女性失智症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已有超过5000万名失智症患者,并以每3秒钟增加一例新发失智症患者的速度增长,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作为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占50%~70%,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一。

虽然我国失智症患者数量较多,但却被不少人忽视。我国开展的一项相关研究发现,71.4%的失智症患者不去看病;而在已就诊的患者中,78.9%不愿接受药物治疗。

失智症的危害有多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失智症,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脑卒中后死亡风险排名第四的疾病。因此,失智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严重降低预期寿命,且轻度认知障碍最终可能会发展为失智症,它应该被全民所重视。

  失智症是如何发展和致命的

按照目前最新的临床分期,失智症包括两个阶段:失智前阶段和失智阶段。

1.失智前阶段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前期:没有任何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或仅有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主诉。

(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失智程度。

在失智前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配合医生发现病因,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良好心态,能尽可能地保留神经功能,取得良好预后。

2.失智阶段(阿尔茨海默病)

(1)轻度: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首先近事记忆减退,逐渐出现远期记忆减退,视空间障碍,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人格障碍,如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

(2)中度: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言语重复、计算能力下降,明显的视空间障碍;行为和精神异常,人格改变,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的行为(如随地大小便等);可能出现局灶性脑部症状,如癫痫、强直少动综合征。

(3)重度:前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情感淡漠、喜怒无常、言语及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卧床,与外界接触能力丧失,四肢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全身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严重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无论在哪个时期发现相关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尽可能通过综合治疗,保留神经功能。

如何发现失智症

以下失智症的10大信号,只要出现一个,就要及时就医。

1.记忆障碍:失智症最常见的表现是记忆力减退,记不起刚发生过的事、才说过的话,甚至忘记亲人。

2.复杂事物处理能力下降:对于工作、学习和日常家务,不再像以前一样得心应手,出现失误,行动能力和速度大不如前。

3.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不知不觉中,伴侣或子女再也不放心患者一人在家或者一人出门,忘记关水关火关门、买错菜、算错账、忘记回家的路等。

4.分不清时间、地点:出门后不知道自己在哪,甚至在家附近迷路,或进错小区单元门或楼层等,更严重者常把晚上和早晨弄错而大吵大闹。

5.视空间障碍:最简单的一个考察办法就是让患者画钟,如能画出一个完整的圆盘、标对所有刻度、将时针和分针摆在告诉他时间的正确刻度上,才是正常人的水平。一旦发现任何一个步骤错误或无法完成,需要立即就医。

6.语言障碍:听不懂家人的话,常常答非所问,或者表达时找词困难,患者说的话其他人听不懂,以前会看报的患病后看不懂,发展到晚期的患者说话减少,常常静坐。

7.不合情理乱放东西:如把衣服放进冰箱里,把剩菜装进衣兜里,这也是非常明显的阿尔茨海默病表现。

8.判断力下降:早期患者买菜常常忘记付钱,或不记得自己付了多少钱,简单的加减法算错,对简单事情的对错分辨不清。

9.兴趣丧失:这是老年期抑郁常见的表现。失智症老年患者的兴趣丧失,是由于患者记忆力、判断力和学习能力等认知能力下降而导致患者回避事情,如朋友聚会不想去、下棋打牌没兴趣等。

10.性格改变: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可出现失眠、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症状,情绪不稳、容易发脾气。到晚期时,不理人,不关心家人及外界事物。

如何防治失智症

目前,治疗失智症主要有3类药物,包括改善认知药物、控制精神症状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每种药物的选择要依据病情和综合情况而定。

当患者在疾病某一阶段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抑郁、焦虑、睡眠紊乱,需要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寻求专科医生帮助,以判断是否需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及辅助睡眠药物等。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再次强调,需要到认知障碍或痴呆专科门诊就诊调药。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还要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进行体力锻炼、积极的认知康复训练及其他神经系统功能训练,可保留神经功能,促进患者保留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对延缓整个疾病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青年时期要多读书,努力提升自己的受教育水平。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士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中年时期,多关注自己的听力,同时还要避免脑外伤、高血压、饮酒过量以及肥胖等问题的发生;老年时期,要减少吸烟,增加运动,多与外界交流,避免抑郁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刘晓蕾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我们离失智症有多远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