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1-03-01 16:35:22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1期

弥渡县花灯文化展演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人文和历史传承的载体。多年来,云南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发展乡土文化,不仅重塑了乡土文化生态,有的地方还利用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这对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以及推动乡村振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发展基础不断强化

“乡土文化要得到传承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基础服务体系的构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郭振荣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云南在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态重塑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2018年底,云南出台乡村文化振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到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并通过财政资金倾斜进行积极打造。

近年来,云南通过推进全省县级以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提升,对全省200多个乡镇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新建或改造提升。同时,新建或改造提升1500多个农村图书馆、文化馆、村史馆,全省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社区)的文化服务基础体系得到构建和完善。

为契合时代发展,云南还在乡村文化基础体系建设中加入数字化元素。2019年,云南省印发《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工作任务落实方案》,开启“乡村数字文化”建设任务,搭建起乡村文化的“触电”平台。2020年以来,全省通过直播、点播、网上活动预约、场馆导航等数字文化基础平台,发布和组织乡村文化活动1328场,覆盖人群100万人次以上,为乡村文化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非遗传承保护取得新成绩

大理州大理市喜州镇周城村,是一个白族传统村落。当地白族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步发展起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白族扎染。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周城村依托扎染和毗邻大理古城风景名胜区的优势,通过扶持传承人等方式,建起15家扎染体验作坊,带动全村3000多人就业,实现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

近年来,云南在全省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乡村非遗资源的普查工作,摸清了各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同时,通过组织和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强化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大理州开展的“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怒江州探索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功将傈僳族歌舞、普米族搓蹉舞等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推荐到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线下展览,名噪一时……

与此同时,云南还采取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新举措,先后组织开展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通过人才、项目、产业融合等全方位建设,进一步强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

目前,全省已全面构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已有16个建成民族文化博物馆,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已有4个建成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

“诗和远方”融合出好效益

红河州泸西县永宁镇城子古村,完整保留着有近千年历史的彝族土掌房民居100余栋,被誉为云南少数民族古建筑的“活化石”。近年来,当地将这一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利用土掌房资源开展颇具特色的乡村体验游,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村民通过发展餐饮、民宿等,每年户均增收达1.2万余元。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工作人员介绍,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诗和远方”。工作中,云南积极依托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具有天然优势的奇山秀水之中,使“诗和远方”实现深度融合。

2016年,云南省政府出台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2016年,省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全省105个特色小镇、21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60个乡村旅游扶贫省级试点示范工程、200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充分挖掘这些示范村、示范乡镇的文化资源,为奇山秀水织出独特的“文化外衣”。

2018年以来,云南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等智慧旅游平台,将七彩云南推向全国、全世界,在有效宣传乡村旅游的同时,还提升了当地乡村文化的辨识度和认知度。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6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300亿元;2020年1~7月,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108.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733.08亿元。

文艺创作方兴未艾

2020年1月1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下,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网络联动直播在曲靖市宣威市浦山村启动,来自曲靖、迪庆、怒江等地的村组文艺代表队,带着当地的“村晚”节目走上全国联动直播平台,线上线下实时观看总人数超过234万人次,成为云南乡村“春晚”走向全国大舞台的一次典型集中展示。

过去,“村晚”、民族节庆等是云南乡村文化的主要展示平台,由于平台小、传播力有限,很多优秀的乡村文化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境况。近年来,云南积极采取繁荣乡村题材文艺创作、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以及搭建展示平台“两手抓”等措施,促进乡村文化“走出去”,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乡村文化商业化运营。

据了解,云南将乡村题材文艺创作作为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先后拨出专款、组织主创团队,采取项目化推进办法,根据各地实际和民族文化特色进行乡村文化创作。云南省滇剧院、省话剧院等单位持续组织创作团队深入普洱、西双版纳、怒江、迪庆等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困难地区采访、采风,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乡村文艺作品。如云南省话剧院先后4次组织创作团队,深入朱有勇院士长期工作生活的澜沧县采风,最终在2019年创作出家喻户晓的话剧《农民院士》,并坚持开展商演和送戏下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刊记者 刘 宇/文图

责任编辑:谭宗慧

46
相关热词搜索: 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