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育强家庭农场:养野猪年入百万元

2021-03-31 10:35:09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3期

育强家庭农场:养野猪年入百万元

杨育强给杂交野猪喂饲草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遇,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东坪村村民杨育强创办了育强家庭农场,并于2015年完成登记注册。目前,该家庭农场已形成以生态野猪养殖为主、特色水果种植和餐饮服务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每年出栏杂交野猪1000头以上,2018年荣获云南省级家庭农场称号。

意外事件开启创业路

2009年的一天,杨育强家圈养的价值上万元的6头母猪冲破圈门跑了。然而,杨育强四处寻找始终不见母猪踪迹。

“育强哥,我今天进山看到几头母猪,不知是不是你家跑丢的?”一个月后,村民带来了消息。杨育强随即带上朋友,进山寻猪。让人意想不到的是,6头母猪被悉数找回,而且都怀孕了。

两个月后,母猪相继产崽,然而这些小猪外形有些“怪异”。“母猪是白色的,小猪却是棕色和黑色的,身上还有很多条纹。”杨育强说,后来他才知道,这些小猪是母猪与野猪杂交的“混血儿”。随着这些小猪渐渐长大,杨育强发现它们性情温顺,且肉质鲜美。

自小头脑灵活的杨育强,此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人工驯化野猪。说干就干,杨育强开始频繁奔走于畜牧站学习养殖技术。渐渐地,杨育强家的杂交野猪越来越多,家庭散养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规模化养殖势在必行。

经过一番筹划,2015年,育强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杨育强和妻子经过分析,觉得养殖规模不能过大,否则经营管理跟不上。因此,他把养殖规模控制在2000头以内,并邀请4名亲戚到猪场工作,育强家庭农场就这样开办了起来。

生态养殖渐成气候

在养殖过程中,杨育强发现,有些周边养殖户给环境造成很大污染,这让他认识到,养殖必须注重环保,走生态发展之路。可要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杨育强开始不断地思考。

以前,杨育强曾在书籍上了解到,养殖牲畜产生的粪污、垫料等废弃物,施用于果园和菜地等,有助于改良土壤,提升耕地地力。于是,杨育强盘活周边土地,用牲畜粪便改良土壤,种植玉米、红薯、青白菜等果蔬20余种。他养殖的杂交野猪基本都是食用农场种植的作物,饲养成本相对较低,瘦肉率、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真正做到了养殖种植“两促进”、节本增效“两不误”。

同时,农场还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生产无公害”的要求,突出抓好畜禽粪污无害化治理,并购置产床、保育栏等设备,实现养殖设施化,提高养殖科技化。此外,农场还设置喷雾消毒室、紫外线消毒室,保障猪场卫生条件,从源头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农场还时常派人外出学习养殖技术,并与畜牧师合作,为杂交野猪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靠着持续拼搏,育强家庭农场闯出了一条循环利用、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助民增收成效显著

在育强家庭农场采访当日,恰遇农场发货。只见宰杀后的杂交野猪经过真空包装并速冻后,工作人员用泡沫箱分类包装,及时通过腾冲机场空运至省外直销点。“除满足本地需求外,我们每周会往外发送三次杂交野猪肉。”杨育强说。

由于育强家庭农场所生产的杂交野猪肉生态环保,符合时下大众对生态食品的追求,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农场在深圳设有两处直销点,并与腾冲机场、深圳航空签订了三方协议,以保障货源运输时间短、新鲜且费用相对低廉。

“我们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制作一些半成品。”杨育强说,农场制作的烟熏肉、腊肉、腊肠等杂交野猪肉半成品,以订单生产方式直销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农场本着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绿色健康的经营理念,在发展养殖、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采摘、观光、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服务产业,游客到此可尽享田园风光,采摘生态蔬果,品尝特色美食。

“杂交野猪要养殖两年才能出栏,而且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我们一般不提倡农户自行养殖,但我们有其他的方法带动农户增收。”杨育强说,通过土地流转,农场承包了周边农户的土地,农户既能收取土地租金,又可到农场务工。经过多年发展,农场通过带动周边农户及农业公司种植果蔬,有效促进周边群众增收。2020年,农场销售额达400万元,实现利润75万元。

本刊记者 王丹妮/文图

责任编辑:谭宗慧

46
相关热词搜索: 家庭农场野猪百万元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