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  正文

西南联大:刚毅坚卓永传承

2021-04-06 11:52:02  来源:《金色时光》2021年第2期

西南联大旧址

“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始,此其可纪念者一也。”这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上的一句话,其意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西南联大因抗战全面爆发而诞生,又因抗战胜利而结束,这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方面。

“反内战,争民主”的呐喊言犹在耳,“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场景清晰如昨。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西南联大旧址,聆听历史的回声。

结茅立舍 弦歌不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西迁入滇抵达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名家荟萃。然而,经历长途跋涉后,师生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贫困苦难的生活环境。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5个子女都在上学,全家仅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艰难度日。梅贻琦夫人韩咏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与赵瑞云及袁复礼夫人、潘光旦夫人合作,制作米糕进行售卖。她们将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寓意抗战一定胜利。

起初,由于没有销路,她们只得把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糕点铺寄卖,但利润不大。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沿街叫卖。一次,一名身穿旗袍、手提精致小包的贵妇来买米糕,得知卖糕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夫人时,十分敬佩地说:“清华大学校长夫人卖‘定胜糕’,真是了不起啊!我要邀约更多姐妹来买糕,让抗战早日胜利。”此后,夫人们的生意红火起来。

当时,尽管西南联大条件异常艰苦,但一大批名师巨匠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奇迹。8年间,从西南联大先后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等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5位院士,宋平、王汉斌、费孝通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

文化抗战 书生报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西南联大创立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日寇入侵、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西南联大师生忧国忘家,怀着英勇报国的雄心壮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41年8月1日,陈纳德组建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4个多月后,首次在昆明上空作战时,就以9∶0(击落敌机9架,自己无损)的战绩轰动国内外,被称为“飞虎队”。为便于开展工作,“飞虎队”需要一批军事翻译人员。西南联大学生许渊冲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许渊冲在一次翻译情报中得知,日本军舰到达海防,登陆士兵有若干人,日本飞机有若干架,进驻河内机场。“飞虎队”秘书得到情报后,立即召集4名空军上尉参谋研究,认为日军很可能会对昆明进行空袭,就让许渊冲把情报火速译成英文,并派专车将其送到陈纳德将军指挥部。次日,日本飞机果然袭击昆明。但“飞虎队”早有准备,不等敌机飞入市区投弹,就在滇池上空进行截击,一架架日本飞机被击落在西山、滇池上空。除了担任翻译人员,西南联大的一些学生还弃笔从戎,加入飞行队伍,成为空中英雄。烽火连天中,西南联大学生与“飞虎队”及美国空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8年间,西南联大先后有1100多名爱国学子舍身报国,志愿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光辉的篇章。如今,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上,还镌刻着800多位从军抗战学生的姓名。

志业昭彰 薪火承续

“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哪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哪一个爱自由者的脑里没有我们?哪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这是献给“一二•一”运动四烈士的一段悼诗。

1945年11月,为了反内战、争民主,昆明青年学生发起了针对国民党反动派暴行的罢课斗争。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来到西南联大校舍门口,冲破木制大门,以木棍、铁棒等殴打学生。当一名暴徒拉开手榴弹引线向门内投掷时,路过的南菁中学教师于再不顾个人安危上前阻止,被炸伤头部牺牲。当日11时许,国民党反动派来到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学生们推开饭厅窗户,退入隔壁的昆华工校发起反攻。不料,暴徒又将大门打破,扔进两枚手榴弹。数名学生中弹,潘琰、李鲁连、张华昌3人壮烈牺牲,酿成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以西南联大学生为主的昆明学生,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走上街头,高举“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大旗,这就是“一二•一”运动。在昆明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反内战、争民主的浪潮,拉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序幕。

1946年,西南联大完成使命,三校复员北返。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如今的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就位于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作为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播者,我们一定要把西南联大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竭的力量源泉。”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说。

本刊记者 明雄忠/文 邹 鹏/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西南联大刚毅坚卓永传承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