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丫呼寨村:红色旅游富乡村

2021-08-25 16:59:43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8期

“每逢节假日,我们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就热闹起来,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追寻革命足迹,接受党性教育。来村里的人多了,我家小商店的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谈起近年来村里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变化,云南省文山市追栗街镇追栗街村委会丫呼寨村民小组村民汤志科深有感触地说。

挖掘资源 强化发展基础

丫呼寨,彝语意为“深山老林,古树参天的大黑箐”。村内最老的古树已经有1250年树龄,还有几棵是700~900年。村子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文山市区19公里,全村有165户704名彝族群众。这里是文山市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权——文山县民主政府的成立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十团诞生地,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为将丫呼寨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2016年,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丫呼寨“红色乡村•幸福家园”和村级“四位一体”建设项目启动,对原有文山县民主政府纪念馆进行修缮改造,并改建了解放广场、弘园、军事通道堡垒等附属设施,用于开展党性教育、聆听故事党课、主题宣讲、文艺展演、红色乡村项目观光等活动。

修建后的军事通道堡垒,全长112米,共415级台阶。拾级而上,忆苦思甜,往昔峥嵘岁月仿佛跃然眼前。登顶山头,远眺文山城全景,云山雾海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到此采风观光。

为发展乡村旅游,从2006年3月起,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丫呼寨村从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整治人居环境入手,先后投入资金2000万余元,分别实施了小康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革命老区后续提升打造、红色乡村幸福家园、“四位一体”等项目,并加快“七改三清”实施步伐,建设公厕、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村内道路、安全饮水、太阳能路灯等项目,极大提升了人居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示范带动 旅游强村富民

经过几年努力,随着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旅游资源挖掘和宣传工作的不断推进,前来旅游的客人逐渐增多,丫呼寨村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看准游客增多带来的商机,丫呼寨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积极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趁势发展起乡村旅游。

为增强村民的发展信心,追栗街村委会副主任杨有才开办起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提供餐饮和娱乐等服务。他主打的农家菜都是自家种养的,颇受游客欢迎。2020年,他家的农家乐经营收入达2万余元。

随着花卉、水果采摘观光园和百亩春晚桃果园等花果基地的建成,3月,粉红色的桃花开满枝头;5月,紫黑色的桑葚和早熟春桃成为游客的最爱;10月,粉色、黄色的菊花迎风摇曳、多姿多彩;秋冬季,红彤彤的柿子则成为村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色泽艳丽、口味香甜的奶油草莓、无土栽培草莓等,成为亲子出游、观光拍照的首选。

由于村内一年四季皆可进行草莓、桑葚、春晚桃、食用菊花等入园采摘观光体验旅游,丫呼寨村成为开展红色教育、单位团建、家庭聚会和亲子活动的好去处。截至目前,全村共接待各地700个团体近3.5万人次。据了解,2020年,全村旅游收入达3万余元。

“开发红色旅游,不仅传承了红色薪火,弘扬了革命精神,还带富了村民。”杨有才说。

通讯员 李光员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丫呼寨村红色旅游乡村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