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经验  >  正文

弥勒市将军寨社区“红色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2-10-15 15:23:37  来源:云岭先锋网

弥勒市东山镇将军寨社区是红河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点群众来自8个村委会47个村小组的610户2669人,涉及彝族、苗族、壮族等16个少数民族。近年来,该社区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融三联”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形成党组织统筹、居民自治和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带领搬迁群众共创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先后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级“美丽村庄”等荣誉。

将军寨全貌

党建引领促“融”。以“党建+”为抓手,推动搬迁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组织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健全搬迁新社区的党组织体系,梳理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撤销水井、面房、细所3个党支部,新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5个。完善党群活动阵地。按照“八有”目标,与便民服务中心共建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独立设置苗族、壮族、彝族3个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开展“双语”服务,实现“多功能”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同步建设综治中心、村史馆、党建长廊等,组织群众参与活动,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建强党员干部队伍。实施“回引人才”计划,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储备本土人才46名。2021年以来,回引人才6名。鼓励回引的大学生和少数民族通过选举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目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达34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1%,有彝族3名、苗族1名、壮族1名,班子结构更加合理。健全管理制度机制。推行“五个一”(一个活动、一个主题、一个时间、一支队伍、一个任务)工作法,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群众会、民情恳谈会等,提高群众融入度。党组织牵头建立就业指导、法律宣传、文化宣讲等5支志愿服务队,通过“公共服务”和“亲情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三年来,安置点实现“零”投诉。

上门宣传就业信息

精准服务联“帮”。探索“党建+服务+就业”联合帮扶模式,个性化制定就业创业计划,大力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建立“一个信息库”。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党员组成“先锋队”,走访摸排16至60岁的劳动力,摸清劳动力就业创业状况、劳务输出意愿、培训就业需求等情况,建立动态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库,精准掌握1658个劳动力。强化“二个服务”。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服务。组织开展焊工、厨师、种植等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2020年以来,开展培训23期1172人。强化“点单式”岗位服务。探索“培训+创业”和“培训+转移”模式,优化整合市人力资源部门、培训机构、辖区企业等工作力量,与10余家人力资源公司开展一对一推送就业岗位,提供从家门口到企业“一条龙”转移就业服务。三年来,社区党总支为31名劳动者协调创业贷款245.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87个,输出劳动力2760名,实现每人每年平均增收3万元。主动推荐300余名不能外出务工人员到本地霓绘蔬菜、滇南本草大养、立达尔等13家企业务工,就地就近解决就业问题。开展“三项工作”。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动力小站和积分超市,对促成务工的信息员予以积分奖励,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同时建立“红黑榜”制度,推动就业组织化。依据用工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等情况和搬迁群众技能水平等情况分别建立档案,开展星级评价管理。采取干部挂联、党员结对、志愿服务等方式,提高外出人员服务质量,加强对其家庭的关心关爱,主动服务,解决难题,提高就业成功率。

电焊工劳动技能培训

做强产业联“扶”。探索“党组织+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联合发展产业模式,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让群众发展致富。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与弥勒市蔚康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蔬菜”合作协议,依托苹果产业基地种植蔬菜80亩,长期保价供应13种蔬菜,每年集体可收益10万元。投资500万元建设养猪场,入股双胞胎集团,每年集体可收益30万元。承接集镇农贸市场管理,预计年内可收益卫生维护费、商铺租赁费等10万元以上。培育升级特色产业。鼓励搬迁群众就近就地租赁土地1100余亩栽种铁头白、西葫芦、朝天椒等产业,依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打造高山冷凉农业品牌,同依托东山本地紫心土豆品种及质量优势,打造东山“将军芋”品牌。整合盘活土地资源。对搬迁较远,不方便往返劳作的村组,社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经济林果苗木,栽种李子、桃子、苹果、芒果等5000余亩,增加搬迁群众收入。

生猪养殖场

整合资源联“管”。提升安置点群众安全感,急需为他们营造和谐团结的社区环境,将军寨社区将党组织、少数民族群众、群团组织等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抓好社区治理。建立健全自治机制。召开业主大会,成立社区业主委员会,制定《将军寨社区居民公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议事协调、纠纷调处、人居环境提升等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成立社区“大党委”。将东山镇机关、非公、文艺等5个党支部纳入“大党委”成员单位,通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每月定期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基层治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搭建综治中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综治中心。以网格化服务为基础,整合基层党建等各类网格,建成5G网络,依托“雪亮工程”、法治广场,实现综治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一张网”融合运行的工作新格局,提升社区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保持案件“零发生”。做实民族团结活动。培养阿乌、苗族、壮族等一批民族文艺队伍,依托将军寨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文化大舞台等场所,开展党建文化、民族歌舞等红色文艺演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组建彝、壮、苗族宣传志愿队,利用新时代文明讲习所、“火塘会”、“院坝会”等,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宣讲活动。组建调解员志愿队,建立“移动调解室”,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开展、说法讲理、纠纷调解等活动,让社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秦丽娅(东山镇委员会)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