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流浪河磨房群:农耕文化的古今传承

2022-10-26 15:17:03  来源:《金色时光》2022年第10期

始建于清朝年间的水磨房

流浪河磨房群位于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以西约11公里的古墨村流浪河中段,始建于清朝年间,至今还保留有数十间水磨房,部分仍在正常使用。2019年,流浪河磨房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古色古香水磨房

漫步古墨村,错落有致的水磨房、清澈见底的流浪河、干净古朴的民居映入眼帘,构成了一幅既饱含历史沧桑,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山水画卷,融民俗之纯、汇自然之真,给人恬静、安逸之感。大大小小的水磨房分布在流浪河沿岸,形成壮观的磨房群,这是农耕文化浓缩的珍贵记忆,也是难得一见的人文景观。数百年来,这些建筑奇迹见证着岁月流逝。

贯穿古墨村的流浪河河谷坡度大,水流湍急,为村民耕种农田创造了有利条件。“古墨村田少地多,粮食作物以玉米和稻谷为主,村民祖祖辈辈都靠水磨房来磨面。”据古墨村党总支书记禹丽娟介绍,为便于加工面粉,人们利用河水的落差建盖了水磨房。

古墨村的水磨房有两种构造:一种是“单磨”,面积约12平方米,规模较小,仅能放置一台直径约60厘米的水磨;另一种是“夫妻磨”,面积60平方米左右,内有盘式水磨和轮槽式石碾。这种石碾体积庞大,由水轮驱动磨轴带动磨臂,在磨臂的另一端是直径1米的石轮,沿着圆形石槽碾压谷物。这种古老的石木结构机械,在强劲的水流驱动下自动工作。

“过去,用老葫芦瓢给水磨房主人盛两勺面,就算是酬劳。现在,古墨村还沿用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即磨好的面流进口袋里算面主人的,流到水磨外就归水磨房主人所有。”禹丽娟解释说。

“石头房”重获生机

古墨村因古有文墨而得名,得益于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传承,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清光绪年间,古墨文人李子茂曾考中进士,其后人到现在还珍藏着进士牌匾。后因时代变迁及地处偏远等缘故,古墨村渐渐沉寂,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

近年来,古墨村对流浪河磨房群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利用,让这些“古董”重新焕发生机。“古墨村现有水磨房40间,其中12间仍在正常运转。这些水磨房采用石条为基,垒石为墙,青石板当瓦覆顶,形成了‘石头房’的乡土建筑特色。”禹丽娟说,流浪河磨房群与周边环境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乡土景观,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俗和生产生活习惯,并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利用水力势能、机械制造等方面的重要见证。

古墨村对流浪河磨房群的开发主要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尤其在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下,古墨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古墨村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及畜禽粪污治理,引导村民将生活污水、畜禽粪污等通过氧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水不横流路面、不淌入河流。随着环境治理成效显现,在古墨村开机拍摄的电影《红茶镇》《滇西有朵红色的云》相继播放,让这个曾经如藏深闺的小村庄声名远播。古墨村也凭借独特的建筑风格、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淳朴浓郁的民风民俗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避暑小镇”等。

文旅融合谋发展

“茶马古道千年沧桑,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水磨房随处可见,这一切让古墨村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一名游客在古墨村深深感慨。深秋傍晚,夕阳的余晖即将散尽,踏上石板铺就的入村道,穿过茂密的核桃林,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徐徐展开。

在流浪河磨房群的“名片效应”带动下,古墨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蒸蒸日上,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随着游客与日俱增,当地村民趁势销售现磨面粉、火腿、核桃油、香菇、木耳等地方农特产品,经营起民宿和农家乐,在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实现了增收致富。“每逢节假日,流浪河磨房群周边都会临时开设10多个流动摊位,每家商户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收入最高的达七八千元。”禹丽娟说,“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量有所减少。但从事乡村旅游的收入,依然占据全村村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村民李永树家就位于古墨村核心景点区,利用这一优势,她和丈夫经营一家小店,售卖当地特产。“在家门口开店,既方便照顾家人,又可以赚钱养家,现在我家每年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说起被乡村旅游改变的生活,李永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本刊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王继泽/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流浪磨房农耕文化古今传承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