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构建乡村振兴的动力体系关键在于“三类人”

2022-11-18 16:16:09  来源:云岭先锋网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在构建乡村振兴整个动力体系过程中,三类人绝不可或缺:领路人、劳作人、反哺人,这三类人就是带头的“领头雁”、参与的“主心骨”、助力的“强辅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力体系。

要“挖空心思”选好“领头雁”

从根本上来说,要坚持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为引领,围绕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精准且科学地选人用人,坚持以能力说话,优化农村“两委”干部队伍结构。基层党员干部身为“领头雁”,要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信服,就看在日常工作中、在关键时候、危急时刻能否“扛得住、站得出、能决策”。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头雁”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实施者、推动者。“领头雁”要主动肩负起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各条战线当好乡村振兴“领路人”,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要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打造一支团结、热爱农村工作,能致富、能带富,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继续派驻村工作队,让各级选派的具有远见卓识的驻村队长戴紧“第一书记”这顶“责任帽”,身体力行,摸实情、办实事,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走村入户、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切实摸清摸透村情民情,掌握驻村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做好群众的“知心人”。

要“火力全开”锻造“主心骨”

现在大多数农村面临着基层治理队伍老龄化、缺乏专业治理能力的问题,乡村的发展方式从外生驱动型转向了内生发展型,这也对乡村治理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大批真正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的人才。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要年轻化,就需要培育、选拔、留住、引进年轻有魄力、能引领乡村振兴的致富带头人、大学生、土秀才、退役军人等新鲜血液。“火力全开”意味着通过各个渠道进行网罗,一方面先“本地育、本地留”,持续开展学历提升行动,同时利用镇、村两级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教学点,通过主题培训与专题培训、课堂培训与实地教学、集中授课与讨论交流相结合,提升本土人才文化素质,并邀请农技专家和本土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传授技术。另一方面要“全面选、外面引”,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群凤还巢”人才回引计划、乡土人才培育示范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积极发掘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积极回引和引进大学生、硕博生、专业人才。而不管是培育、选拔还是引进,都需要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乡村人才评价体系,强化高层次专业人才评价,完成对乡村振兴主心骨的“留”。

要“敞开怀抱”吸引“强辅助”

所谓“强辅助”,指来自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社会的反哺,也可以是指通过优化经济环境和营商环境后,招商引资落地农村的“金凤凰”。一方面,通过搭建“乡愁·致富不忘乡土”的平台,大力宣传成功创业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企业家扶持带动乡亲农户致富的典型,以此作为引领其他民资回归的方式,掀起企业家为家乡修桥修路、建学校建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党员回村任职。另一方面,要下狠功夫改善营商环境,聚焦涉农民营企业需求,聚焦企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和要素瓶颈,为民营企业家投身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在“放管服”改革中释放乡村振兴的红利,不断凝聚乡村振兴的合力。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搭建更实用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也要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龙头企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为吸引“最强辅助”提供最优环境。

郑舒予(西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马萧

48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