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和党刊的故事  >  正文

【我和党刊的故事】感悟咬文嚼字

2022-11-09 14:35:49  来源:云岭先锋网

1982年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省委宣传部《支部生活》编辑室工作。这一干,就是近30年,直到退休。

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个中滋味五味杂陈,体会颇深。

作为编辑记者,注定了一辈子都要咬文嚼字。一篇文稿到你手里,从主题思想、标题、结构、文字表达、寓意甚至字句搭配、错别字都无一例外地不能放过。可以说,一篇刊出文章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编辑的水平。

鲁迅最美的散文诗之一《秋夜》,开篇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大学,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记得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我们多次讨论这“一株……还有一株……”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的两棵枣树”?

本来,这种属于个性化的表达,不需要那么较劲地去讨论。然而,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讨论的又是大师的作品,不细心琢磨,不“咬文嚼字”,不点点滴滴地学习,“铁杵”如何磨得成“针”。后来,大家一致认为,鲁迅先生这样表述,是刻意地强调,而绝对不是信手拈来的随意。

西方有句俗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慎终追远”。有趣的是,虽然西方俗语也是翻译过来的,但仅从文字上来看,中国的文言文是多么的简洁精炼。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这种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表述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论语,作为中华文化不朽的经典之一,其思想和文学价值,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结合自己的工作,有些体会记忆犹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受命采访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一篇人物通讯写成后,我将它命题为“英雄战士徐洪刚”。交稿之前,再作审核,我总觉得这个标题太平淡。

我把采访过程以及与徐洪刚相处几天的情景、细节,一一在心里过一遍,脑子里出现:这个战士英俊潇洒中带点稚气,虎气生生中又有些腼腆,面对闪光灯还有些手足无措;闲暇时,又会在下榻宾馆的草地上翻筋斗、倒立、虎跳……顽皮活泼的本性可见一斑。那一年,他22岁,俨然一个大孩子。几番思考,几番斟酌,一首军歌《我是一个兵》的旋律在我心中涌起。于是,提笔将这篇通讯的标题改为“我是一个兵”。比起以前的标题,它贴切、生动、一语中的。才算满意交稿。之后,此文获得当年全国党刊好稿一等奖,此标题也受到一致好评。

这类事例在我履职的几十年中,并不鲜见。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咬”“嚼”出来的文字,会更合规矩、具个性、显特征,才能使读者观之有兴趣、读之有情趣,精彩之句、之词甚至过目不忘。

咬文嚼字是需要底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教育、医学、军事、天文地理、民情风俗……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作为个人,你不可能门门精通,但必须样样都懂一点或知道一点。所以,干这一行的人,戏说自己是“万金油”。学识渊博了,提笔才会如行云流水;底蕴深厚了,改稿才能挥洒自如;心里有底气了,才能大开脑洞、从容推敲。

咬文嚼字不能怕翻书、查字典、求证、查询,对自己吃不准的问题,要想尽办法弄个水落石出。在编辑这个角色的“词典”中,决不允许有“大概”“也许”“似乎”“好像”这种似是而非的词语存在;在编辑人员的头脑里,决不允许有得过且过、推诿拖延的意识。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从文稿变成文章,一旦见诸报刊,就是成品。所谓黑字落在白纸上,任何一点瑕疵或疏漏,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不良后果甚至损失。

因而,在咬文嚼字的道路上,我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始终虔诚地信奉“责任”二字,丝毫不敢懈怠。

谢红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党刊故事感悟咬文嚼字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