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档案  >  正文

国歌嘹亮 聂耳永生

2022-03-11 09:05:38  来源:都市时报

对昆明和云南来说,云南人聂耳和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全国独有的文化资源。把聂耳短暂却精彩的人生故事讲好,把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声唱响,是昆明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2022年春天,位于昆明西山脚下的聂耳和国歌文化党员教育基地投入使用。西山,这个聂耳长眠之地,看到了聂耳和国歌文化蕴藏的无穷魅力,决意进行一次红色文化的深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2022年3月1日,当第一批参观者来到位于西山脚下的聂耳和国歌文化党员教育基地时,眼前出现一座宽敞的大厅。大厅上方的红色吊顶上,镌刻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五线谱和歌词。这是一幢“自带背景音”的建筑,参观者们会不自觉地在心中演奏起国歌的雄壮旋律。

这旋律的作者,正是生于昆明、长眠西山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国歌与基地

歌词84个字,全曲长46秒。

一进入大厅,满满的国歌元素便展现在参观者眼前。除了吊顶上镌刻的歌词、曲谱,大厅里还有一处依托灯光展现的精心设计,《义勇军进行曲》的五线谱跟着灯光流动,一个个音符仿佛正在跳舞。

一楼大厅内,一块硕大的屏幕上,播放着一部由西山区精心制作的宣传片,主题正是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大厅一旁的附设展厅里,是“聂耳和国歌故事”常设展览,展出许多聂耳的雕像、相关主题的摄影和绘画作品。中心二楼,是现代化办公设备一应俱全的培训教室、会议室、签约室,风格简洁,灯光明亮。三楼则是供学员住宿的标准间,整洁舒适、采光良好、配套齐全。楼前,平整的小广场上竖立着高大的旗杆,碧蓝的天空下,五星红旗在旗杆顶上迎风飘扬。

看到这幢集办公、展览、培训、交流和学员住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参观者们赞叹不已。这里,就是位于西山脚下、碧鸡街道办辖区高峣立交桥附近的聂耳和国歌文化党员教育基地。这幢建筑是基地的一部分,将于2022年3月中旬投入使用。

“这个党员教育基地是202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的,这里有能容纳100人的培训教室、容纳40人的圆桌会议室等,集培训、研讨及商务交流平台为一体。按照计划,这里将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对外培训,并进行国歌文化传播的国际交流培训区。西山区非常重视聂耳与国歌文化的传播,全力打造,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今年3月中旬,这里就将开展首期培训,由专业导师为学员授课。目前,基地可同时容纳60余人同时开展学习、就餐、住宿一站式培训;二期建成后,基地能同时接待1000人左右……”基地筹建负责人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历史与辉煌

“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比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2020年1月21日,来云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了要求。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正是总书记强调要讲好的众多云南革命故事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之一。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生于昆明,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聂耳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的两年中,他为歌剧、话剧和电影谱写了《新女性》《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主题歌和插曲30多首,在全国广为传唱,大大激发了全国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

1935年,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号召中华儿女团结御侮、奋勇抗争,与侵略者血战到底。这首作品诞生后,迅速在祖国大地上四处传唱,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

“歌曲战斗气氛浓郁,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在战争年代,它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而战斗;时至今日,它依然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作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意义不言自明。它是聂耳奉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昆滇大地上值得永远铭记的音乐史诗。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昆明市文史研究馆组织了多名本土研究聂耳的学者,深入探寻聂耳留下的昆明足迹,逐一还原聂耳在昆明时的学习和生活。经过对聂家亲属等人士的大量采访和资料收集,整理出版了《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一书。该书选用了云南省博物馆现存的6000余件聂耳文物中的日记、书信和其他资料,详细解读了昆明对这位人民音乐家的深刻影响。

根据聂耳的日记及相关文章记载,聂耳生活在昆明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翠湖和西山。据记载,聂耳经常与朋友一起到西山游览,这里还是他独自练琴的圣地。他曾在《我之人生观》一文中表明,西山是他“隐逸的首选之地”。1930年,聂耳赴上海前夕曾告诉母亲,如果他遭遇不测,希望葬在西山。

聂耳去世后,骨灰辗转寄回昆明。依照他的心愿,1937年10月1日,家人将聂耳的骨灰安葬在西山上。195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重修聂耳墓地时,郭沫若题写了“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九个大字和墓志铭。

机遇与优势

今天,英灵长眠的西山,已经成为昆明市标志性的风景区,以及重要的文化名胜区。在学党史、办实事的大潮中,西山区意识到:把聂耳长眠之地作为国歌文化传承发展的教育基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聂耳和国歌文化值得在这里被发掘、升华。

“国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承载、伴随着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下,国家已经启动黄河、长征、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但是,关于聂耳、国歌文化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展示资源较为分散,在云南省和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集中化、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知名红色旅游品牌。”西山区委、区政府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辖区内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启动了聂耳和国歌文化党员教育基地建设。

西山区是昆明市的主城核心区之一,除了“云南政治中心服务承载区、山水都市品质区、现代服务业活力区”三大定位之外,西山区还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一处拥有众多文化资源的所在。仅西山风景区一地,就有西山聂耳纪念馆、聂耳墓、西山名人墓园等全国重点历史文物,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石龙坝发电厂、红庙收信台遗址等,也都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这些资源在西山区高度集中、相互融合,形成了全国仅有的聂耳和国歌文化资源富集地。

“有了聂耳和国歌文化党员教育基地,西山区乃至云南省就有了弘扬聂耳和国歌文化的优势。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基地筹建负责人说。

为什么要弘扬聂耳和国歌文化呢?建设这个基地,开展类似的文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西山区委、区政府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政治意义鲜明。国歌是国家的象征之一,作曲者聂耳也是革命的先行者。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有助于人们重温革命历史,教育好党员干部,为谱写新时代的中国梦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经济意义显著。基地和相关主题文化公园的建设,与西山景区创“5A”的进程共融、共进,带动了投资,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吸引人才的新高地。在西山区的规划中,这里将成为“红色教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开放交流”的新兴产业人才阵地集群。

文化意义突出。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拥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优秀的文化内核。讲好这些故事,有助于打造好聂耳和国歌文化的经典圣地,大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社会意义独特。如何铸牢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凝聚多方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国歌、聂耳文化主题作为“凝结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国歌的旋律,不仅能生动有效地构造出国家团结的情感氛围,还能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知和认同。

三区与一廊

2022年的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一大重点工作任务,是着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多维度展示和弘扬古滇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高原湖泊文化,高水平建设中国文创名城,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兼具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聂耳和国歌文化党员教育基地,自然是西山区的建设重点之一。

规划显示,这个基地将包括“三区”和“一廊”。三区,指的是聂耳和国歌校区、聂耳和国歌景区、聂耳和国歌主题小镇;一廊,指的是连接这三个区域的聂耳和国歌文化长廊。参观者们看到的聂耳和国歌文化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就是校区的一部分。这个校区除了承载文化教育、党员干部培训的功能外,还有对外交流学习、国歌文化国际交流等多样化的功能;未来,这里将为南亚、东南亚地区18个国家的对外培训提供环境一流的场所,成为各国共享、交流国歌文化的中心。

聂耳和国歌景区,未来将给昆明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大的惊喜。它在西山景区现有的聂耳纪念馆、聂耳墓、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和艾维美术展馆、玉兰园片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纪念中心、文化体验园、文化活动馆、国际文创产业园等大量崭新的设施,将给景区带来更丰富的旅游和文化创意资源。

在聂耳和国歌主题小镇,人们能够看到,这里将成为集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村庄产业项目,创意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昆明城市风光区。零星分布的村庄、农户将得到统一规划和整体打造,绿化景观、自然山水、生态农田等要素,将成为小镇的一道道美丽风景线。 

此外,基地还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打造歌舞系列、影视系列、书画系列、产品系列、活动系列和课程系列学习六大教育内容,以聂耳作品、国歌文化为主轴,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助力创作众多文化衍生品,让聂耳和国歌文化深深扎根在滇池之畔,传递到四面八方。

国歌嘹亮,聂耳永生。

★新闻助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广泛唤起民众抗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小组”于1934年春在上海建立了影片拍摄基地——电通影业公司。

1935年初至中秋节前后

电通公司在上海杨浦区荆州路摄制了抗战影片《风云儿女》,聂耳为影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1935年5月9日

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电通公司灌制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1935年5月24日

《风云儿女》在上海黄浦区金城大戏院首映。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国歌的名义奏响。

1982年12月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歌与国旗、国徽一道,成为中国的象征。

2017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它唤醒全国人民进行自救斗争,成为中华儿女手中高举的旗帜,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号角。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以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中国人民在一次次危机、一次次挫折中保持“起来”“前进”的昂扬斗志,激励着中华儿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华民族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是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的奋斗之歌、团结之歌、前进之歌、胜利之歌。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毛亚南 陈唯一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国歌嘹亮永生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