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色时光  >  正文

“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一起来看这些最美身影!

2022-06-02 10:15:26  来源:2022年第5期《金色时光》

“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6月19日,云南省全面启动“云岭银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向全省老同志发出倡议,号召他们发挥光与热,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倡议很快得到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加入“银发专家”团队。

此后,云南省委老干部局在弥渡县展开先行试点。从省直机关相关部门招募16名老专家,组建4支专业服务队,围绕农业产业布局、美丽乡村规划、文物保护晋级、医疗医技提升、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助力弥渡县发展。

短短数月间,老专家们不辞辛苦、甘愿奉献,在弥渡县建立8个专家工作站,开办讲座40余场(次)、培训各类技术骨干近2000人次,提出针对性意见67条、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40余项,受益群众达万余人。

本期专题,让我们走近这些老专家,记录他们助力乡村振兴的最美身影。

“银发专家”用金点子点亮乡村产业

发挥老专家作用,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2021年7月,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牵头,在弥渡县启动“云岭银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赵开典、字朝华、王红华3位老专家主动融入当地,发挥专长,助力弥渡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2017年,赵开典从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副站长岗位退休。作为从业35年的肉牛养殖专家,他开始思考,自己还能为群众做些什么。2020年5月,赵开典报名参加“云岭银发”专家助力大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2021年7月,赵开典的身影又出现在弥渡县。

“这两年肉牛售价高,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但还存在精细化管理和饲料搭配不合理、消毒设施和疫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养殖技术有待提升。”赵开典到弥渡县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与责任领导和跟班学习人员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肉牛养殖现状。

赵开典得知,弥渡县当时正在通过创建“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帮助当地肉牛养殖户获得更多收益。”为此,赵开典深入德苴乡、苴力镇、红岩镇等乡镇及村庄,在谋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闰鑫养殖场等地开展调研,指导肉牛养殖。

察看牛圈时,赵开典会特别留意青贮窖建设是否合理、舔砖是否合规等细节问题。在德苴乡新和村委会北朝南村,养殖户郭丁香询问赵开典,她家的青贮饲料为何经常出现发霉的情况。通过察看,赵开典告诉郭丁香,青贮饲料发霉是由于青贮窖密封不严导致的。“我跟她说,弥渡群众擅长腌制酸菜,你把这门技术和青贮饲料结合就能做得很好。”赵开典说。

赵开典(右)现场指导肉牛养殖

为绿色食品“把脉问诊”

近年来,弥渡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把“一棵菜、一头猪”作为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来培育,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如何打响当地农产品品牌?这正是老专家字朝华到弥渡的主要目的。退休前,字朝华担任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他结合弥渡县农业产业及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认证、品牌化打造、市场化开拓等主题开展工作。

2021年7月21日至9月4日,字朝华马不停蹄地前往当地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等参观考察。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摸底,字朝华认为,弥渡县在“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做得较好,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方面,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比如,坝区的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复种面积达23万亩,蔬菜产业年产值32亿元,已形成规模化大产业。

尽管成绩亮眼,字朝华也注意到,当地农业产业还存在深加工企业不多、产业链建设亟待完善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挖掘名、特、优产品力度不够,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宣传有待加强。”字朝华指出,香酥梨、红梨、大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集体化经营和市场开拓力度还较弱。

字朝华认为,“三品一标”有助于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效衔接,建议当地政府每年投入50万~100万元,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取得新进展。此外,应继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建议申报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县,向打好“绿色食品牌”的目标稳步迈进。

培养现代农业技术能人

“农业环境决定农产品质量,是从源头上把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关键环节。”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研究员王红华来到弥渡后发现,即便是龙头企业负责人,对农业环境问题也是一知半解。企业按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但有时找不到污染原因,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王红华的到来,为重点打造蔬菜产业的弥渡县指明了方向。

一辈子从事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王红华,对于如何从源头把控污染十分熟悉。“办讲座当天,一位妈妈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坚持听完全程,令我非常感动。”当地群众的信任,让王红华深知责任重大。王红华初到弥渡县时,正值机构改革,当地成立了弥渡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机构合并后,大家对于如何开展工作感到茫然。”王红华有针对性地做了两个专题阐述,一是从宏观层面讲解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建设;二是从细节入手讲解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开展档案管理,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专业能力。

弥渡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徐加文介绍说,3位老专家在当地参与志愿服务期间,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化打造、农产品市场开拓与“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同时,还组建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跟班学习团队,通过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观摩教学等示范培训,为弥渡县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指导的现代农业技术能人。

截至目前,弥渡县已建成滇西地区最大的大蒜种植基地及交易集散地,培育出17个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72个蔬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蔬菜家庭农场。弥渡绿之源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入围首批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名录。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赵开典供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